目前分類:【讀錄】 (7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很久沒完整讀完龍應台的文章-自從修完她那門評論寫作課程之後。也不是完全摒除,書都是買了擱在架上,獨獨這本《目送》,簡單的瀏覽後,怎麼也闔不上。



書的第一章節,短短幾句敘述讀來,便齒頰留香,再品之下,似有更深沉的濃醇: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恩佐(Enzo),一隻和法拉利創立者同名的狗狗,在Garth Stein筆下,用牠的話語述說了與主人共度的一生,而人性的良善與醜惡,也在狗狗的純粹眼光中一覽無遺。



從狗狗的角度切入寫作,的確創新,對我這種愛狗人士來說,更是一種特殊的吸引力。作者從恩佐的第一人稱述說與主角丹尼相遇,進而參與他人生過程直到恩佐的生命走到盡頭,故事裡讓人動容的,不僅僅是恩佐對主人的忠實、理解與深愛,更讓我反覆回味的,反倒是恩佐以賽車經驗比喻人生的種種哲理,還有丹尼面對惡劣環境時永不放棄的賽車手精神。

從恩佐的口氣說出讓我充滿理解與喟嘆的一段話是:「當人真的是好難啊,一直要忍受天不從人願這種事,還要擔心自己是否做了正確的決定,而不是做對自己最有利、最方便的事情。」恩佐在這時忍不住懷疑,人是如此複雜難解,自己是否真的可以如願在投胎後,重新為人。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本「值得劃重點」的小說;想了很久,不知道怎麼下標題,就讓這句奇怪的話來介紹這本奇妙的書吧。



最初在誠品看到這本書,第一個感想是:「怎麼敢用這麼囂張的書名?」,或許市場的逆向操作確實有用,我拿起它翻了翻,最後欲罷不能的看完了。

事實上,完整閱讀之後,我不完全認同這個書名,但也不知道如何替這本書下標題。書裡描寫一個男人,事業成功,擁有一切所有常人夢想的「人生成就」,不太與人互動,生活規律到可量化記錄,食用健康食品,靠操縱名下資產在股市中錢滾錢,與世隔絕,大概可無憂無慮的安度餘生-他的人生看來似乎很完美,直到某天,他突然從極度簡化導致對週遭環境毫無知覺的無情狀態,痛醒。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活在一個批判與評論的世界,我們常為了他人的眼光而活,不論是行為舉止或穿著打扮,總在心裡自問:「別人會怎麼看待我?」人們花了太多的時間和外界互動,卻忽略每天和相處最親密的「自己」,自己分為內在和身體,而蔣勳在書裡討論到的,是從愛自己的身體開始,與自己對話,透過思考與行動,逐步撫慰因日常生活而倍感疲憊的心靈。



蔣勳的文筆平易近人,即便沒有閱讀習慣的人也可以透過簡單的文字了解他要表達的內容;《身體美學》這本書對我來說出現的時間點恰到好處,適逢多愁易感的冬季,日常生活的繁忙之外,我仍在意自己外在的扮相是否合宜美觀,而連續幾個月的壓力與情緒起伏,我幾乎忘記怎麼和自己的身體做好朋友(瑜珈課也偷懶沒去)。

特別喜歡蔣勳在書中,提到幾種和自己身體相處的方式,包括:「以牽手傳情達意、擁抱:一切愛的起點、做好摔跤的功課、做身體的功課...」等幾個章節。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誠品看到這本書好興奮,我一直很愛詹宏志的書寫。他在自序中說:「人生來是個張望者,呆坐著,看著世界在他眼前流動…」,而詹宏志本人就是一個敏銳的觀察者,讀他的文字,讓人深刻感受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的真義,輕輕緩緩不見激情起伏的文字,卻帶出深刻簡單的感動,而他的觀看之眼彷彿寬懷了整個世界,所有的人、事、物都不曾在他眼前錯過,不論是一朵「沾著露水、可憐楚楚的小紫花」或「賣著饅頭的山東老兵」;文人的心思很細膩,書中數章描寫作者童稚記憶的篇幅讓人驚艷,較之沈復微觀具想像力的《兒時記趣》,因為內容貼近台灣戰後與變動的陣痛時期,又更叫人耽溺了。

翻看這本《綠光往事》(In search of lost time),反覆想著在目前有限的生命裡,我經歷過些甚麼值得這樣書寫與記憶?幾經思量卻遍尋不著,或許過去的我不曾睜開觀世之眼,就這樣讓珍稀的時間靜默且輕易得溜走竄逃。讀著書,我卻懷疑詹宏志腦袋裡擁有甚麼樣的時間記憶庫,為什麼他可以把原該是逐漸走遠的歷史描述的這般清楚?更何況有些內容,應當是記憶淺薄模糊的童稚印象呀。也許是天生對文字與故事的敏銳而啟蒙早,反倒記得深了?

喜歡他寫著:「生命裡的每個片刻都有特殊的存在之理。」書裡被細細描寫人物景色,透過徐徐的散文走筆仿若一場熱鬧卻無聲的電影,我們觀影,也入戲;閱讀詹宏志對己身經歷的幽微洞悉,我反躬自省,更加珍惜生命中短暫的吉光片羽,時間流動難以止息,我們以為可以用眼淚把時間凝結,事實上時間只會停留在記憶裡,而記憶卻會隨著線性的時間持續滑走佚失,不捨之下我們只好寫作,以文字將時間禁錮,記下所有依依難解的心緒,改日翻看,或許便如當頭棒喝般頓悟了。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正為精力旺盛的兒子忙著,沒留神聽見我的話。但,一點也沒關係,我摟抱笑著跑過來的小阿麥,下巴輕抵著他細軟髮絲,誠心誠意的感謝,生命中所有過往的瞬息。」 - 張曼娟《百年相思》



一直挺愛看張曼娟的書。這本《百年相思》,被我擱置架上多時卻未曾翻看,將近二十年前的文字了,我卻因為害怕觸及作者年少時可能如我般的遺憾而不願舉書細讀。

子衿  《 詩經‧鄭風 》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多少事情因為沉默而被掩蓋,又有多少罪衍,在沉默與否認中被縱容?我們必定曾是幫兇,也可能正好是執行沉默串謀的愚人者,而這被忽視的所有,就是不敢被正面討論的現實。



最近清華校內沸沸揚揚的揭露與新建宿舍有關的「內部問題」,有次回宿舍碰上個清秀可愛的女生,稍微聊聊,發現她對宿舍其實不滿意,只是「也沒太多人在討論,就算了吧,忍忍好了。」於是她很羨慕我可以換房間,但自己卻也不願去住宿組argue;然後,住宿組要大家別講別講,會帶給學校麻煩-喔,是啊,麻煩。

然後我不斷想起這本書。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敢不敢堅持做自己?敢不敢與眾不同?」

活在二十一世紀,或許有許多年輕人會毫不猶豫地說:「我敢!」然而,如果全世界都與你為敵呢?你還敢與眾不同嗎?

這是我第一次讀羅柏˙寇米耶(Robert Cormier, 1925.1.17~2002.11.2)的書,初閱,還不了解怎麼這本書會是禁書排行榜的常客,直到我翻開閱讀第一行內文,才恍然大悟:「他們宰了他。」這是在每個校園中皆有之,大家都不陌生的霸凌現象,而同儕壓力之外,這本書更深入描繪了人們想像中應該清高的教職員體系,其實真相,
並不是那麼美好純粹。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先是對書名好奇拿起翻閱,猛一看,卻被書封牢牢吸引了目光-好貼切的一個書封啊,作者的工作,就是母親;現代人很少以為這是一個工作,或許僅僅只是義務或責任,事實上,這是一個工作,要做得好卻也不容易。



作者蔡穎卿在書中娓娓陳述了她養育兩個女兒的態度與心得,間或提及自己的成長過程與人生價值,對此我十分羨慕與欣賞。總覺得溫溫婉婉,自然怡人,或許會就這麼以為這只是一本居家生活/兒童教養的小書吧,卻不然。

我喜歡
〈匆忙中為自己預備的安定〉這章,獨自外出求學以來,長期外宿,曾經我暫住在一個小套房裡,因為尚未確定隔月居所,整個心惶惶然,就是無法安定;角落擺放著幾落大紙箱,都沒有拆封,我總想著,既然只是隨時都要遷出的殼,便不需要認真佈置安家。作者在這篇章中,卻顯現了就算僅僅暫居旅館,也要讓兩個女兒有歸屬感的行動與愛,那是一種安定的感覺,就這樣緊緊抓牢了漂泊的根。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忘記在哪發現這本書,只是看到封面和內容簡介後,突然突然很懷舊。



本來不認識米果的,慢慢讀著書裡的文字,卻開始覺得這人好細膩,把各種「阿嬤的故事」說得生動有趣,有些東西我見過,有些東西完全沒接觸過,看過之後,卻覺得躍躍欲試,很想馬上找來玩賞一番。

看著書裡關於「明星花露水」的篇章,我想起自己曾在浴室打破一瓶花露水的往事:那個有個跳舞女孩標籤的細長綠色瓶子,就這樣被我打碎在浴缸裡,所有的香精全都傾洩而出,那幾個禮拜,整個浴室都充滿著花露水濃郁的香氣,一開始甚至有些讓人窒息。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NOKIA的廣告詞歷久彌新:「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connecting people) 」,優使性(參考Max's usability notes)日益受到重視,在Donald Norman研究撰寫的情感設計之後,設計者開始重視美感與使用者的交融接觸,科技與生活已密不可分,未來人類的挑戰將會是如何駕馭科技(參考MMS blog-駕馭科技:人類的全新挑戰),並將其與自身做緊密結合。

二十一世紀的現在,人們逐漸從實用主義轉化成設計至上的當代風格,《設計大師談設計 designers on design》這本書先講述了工業設計的演進史,陳述各種設計風格的轉變與起承轉合,接著論述了二十一世紀全球社會可能的發展走向。這本書應可歸入參考工具書,其羅列世界的設計大師及其代表作品,並以問題模版做簡單訪談,訪談中也提及大師們的設計靈感來源。

目前設計對我僅僅是業餘研究興趣(介面設計尚在入門),建議如我之外行人,閱讀此書可由圖片開始,對自己做色彩與形狀的腦力激盪;若是設計本科的專門人,或許可當成案頭查閱設計風格與發展的工具書。

  Donlad Norman的設計經典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僵硬躺臥著,看似在掙扎時,便活活被火山灰凍結在時間長河的人型」,是我在童年時期閱讀科學漫畫遇見,然後一直一直刻印在心裡的圖像。

那是龐貝,一個在維蘇威火山噴發下,瞬間永遠長眠的古城。



考古記載,火山灰與高熱來得突然,麵包坊裡仍有烘烤中的麵包,而當時食用的麥種仍散落在草編籃子裡,澡堂仍有人,甚至路旁的動物,所有的事物與生命,在短短瞬間皆臣服於維蘇威火山所傳達出,雷霆萬鈞,吞噬萬物的大自然力量。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對張曼娟的喜愛,是斷斷續續的。

第一本,僅僅認識封面,是國中時期,班上的文藝美少女帶來一本《火宅之貓》,而當時的我對這題名奇異的小說並沒有心思翻看。往後間斷閱讀、收藏了不少,只是有些過於雲淡風輕的書,就這樣逸失在記憶的角落裡。

偶然一次,在圖書館的架子中間,撇見幾年前曾看過的《黃魚聽雷》,隨手拿起翻閱,忍不住又借回細讀。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本我相當欣賞的非散文企管書籍,嚴長壽《我所看見的未來》。



並不是說這本書所寫的完全政治正確,也不代表我贊同書裡的所有理念和想法,只是很純粹的,欣喜看到有人從不同的角度切入講述台灣發展。嚴長壽的大名,想必不用解釋也眾所皆知,在長銷書《總裁獅子心》之後,這位亞都飯店總裁的身段事蹟成為年輕一代族群的成功企業家印象。

談到觀光,我上周才剛從日本返國,對台灣的整體文化營造正有一番感觸。這是第二次去日本,但這兩次,都餘韻無窮,先前總無法具體說出為何日本如此吸引我,看到〈文化創意-創造感動,贏得尊敬〉這一章節時,總算稍稍了解一些;關於台灣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看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差別只在「視而有見」與「視而不見」。從幾年前的蘇花高、樂生療養院、中正紀念堂匾額的拆遷、傳統技藝的沒落等,台灣每每陷入短利的陷阱,而忽視長遠的文化存續危機。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書寫流行時尚的文本其實不少,只是琳瑯滿目,總叫人惶惶不得其門而入。偶然在誠品翻到這本《流行力-台灣時尚文選》,好奇之餘捧回家翻閱,一翻之下愛不釋手。這本書選粹了近年來精緻富深度的時尚書寫,編選者陳建志在序言裡說:

流行力,是一種推進力,一種追求更新、更炫、更往前邁進的能量。
流行力,是一種殺傷力,一種炫示、一種分檔、一種排擠。
流行力,就是不斷變化的Me。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終於看完《給冥王星》了。

不容易呀,平時我的閱讀速度很快,碰到這本書,卻整個節奏緩慢了下來;閱讀《你不相信的事》時,也是如此。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學家、實驗家、異花授粉者、跨欄運動員、共同合作人、導演、體驗建築師、舞台設計師、看護人、說故事的人。

決定未來的十種人裡面,你所扮演的角色有幾種?

 

第一次發現這本書,是在一本書的廣告夾頁裡,封面上十種不同顏色的小小人,直接吸住我的目光;不為別的,為的是第一種人-人類學家。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仍然是在誠品的書架上,一瞬間被《轉山-邊境流浪者》的封面所吸引。

那是一個我曾夢想親見,朝聖者一步一跪,虔誠的絕姿。不明白自己為何對川滇藏這幾個地方,一直有牽掛與揣想,拿著地圖,總用手指描繪路線,想著自己總有一天要走到那裏;幾年前到了都江堰,卻錯過開放時間,僅僅遙望壯闊山門,而地牛翻身後的那個遠方,卻不知如今變成甚麼樣子?



拿起書翻翻,這作者好眼熟,原來是台文所的學長,雖不相識,倒曾在人社院(或其他校園角落?)見上幾回。一直以來,我就對旅行的書-尤其是自助旅行,一個人到處流浪出走的況味特別敏感。翻開書封,目光立時被作者在層層雪山中遺世獨立的背影所吸引-竟然手擎一根菸,看來是個瀟灑的流浪者了。上圖書館網頁查詢預約,等這本漂泊的嬌客卻也等了好一陣子。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發生四川震災,讓人回想起幾年前的九二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無比貼切的描述了慘痛的天災-與地震規模無關,最需要呵護的,是人們心上深深的傷痕。

記得前幾年,去看南投的九二一斷層,當地雖經規畫成了地震博物館,卻不太能感受到對往生者的追憶。而最近閱讀藍麗娟所寫的《跟著安藤忠雄看建築》,這本書詳盡記述了安藤忠雄親自規畫的「安藤忠雄建築之旅」,是目前我看過描寫安藤建築最深入,敘述深入簡出,也最精美的一本書。裡面講到安藤忠雄重建阪神震災後的淡路島夢舞台的過程,讓我反思台灣的九二一大地震,以其最近讓人哀慟至極的四川震災。

   
  我看過側寫安藤忠雄最棒的一本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手上的書,封面只有三個大字,和小小含蓄的作者名


最初是被封面的單純設計吸引,白底硬質的書封,簡單寫著
《竹科人》三個大字。這是一本很奇妙的書,一方面可以說是「竹科入門型錄」,另一個角度來看,卻也是一本採訪稿寫作的好教材。記得小時候,竹科對我的意義就是「太空計畫室」,那是一次營隊,我們去參觀了華衛一號的製作。事到如今,竹科的生活卻越來越放大,越來越鮮明,同儕口耳相傳間,竹科似乎就近在眼前。
 

與一般市面上的成功勵誌書籍不同,作者楊欣龍用流暢平淡的筆順,把外界眼中轟轟烈烈的竹科生活輕輕的勾勒出來。透過訪問與攝影,許多種身分、地位、背景的竹科人生動的躍然紙上。想翻這本書,是因為竹科與我身邊的人實在關係太密切-身邊有多少人,以後會進入那個曾經遙遠的新竹科學園區呢?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