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 Input & Output (1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憑藉著一股不捨得錯過的熱血、打破現狀的衝動,在家人的支持下,上週四下午拿了一天半的假,義無反顧的飛到香港參加整整兩天的充實研討會- UX HK 2012

一段極短篇,來去匆匆的兩天兩夜,週四晚上的飛機降落、旅館 check-in、已經成為宵夜的晚餐和餐後散步;緊接著,第二天和第三天,都是一早八點多到晚上六點,紮紮實實的馬拉松式 lectures 及 workshop,除了英文震撼外,還有視野的急遽擴張。

停留在台灣太久太久了,忽視了毫無疆界的地球村,而日常生活的週而復始,也猶如緩慢升騰的水溫,讓我慢慢凝固在台灣的體制和習慣裡,忘記曾經想要跳脫的吶喊。直到這場研討會,不光是看見了歐美非澳的人們,也看到許許多多,讓我仰之彌高的香港人、中國人和台灣人。

語言造詣的隔閡,讓我在這場研討會的互動僅止於簡單閒聊,專業的 case study 或方法探討,我只能努力聽懂、盡我所能的理解吸收,產出卻幾乎不可能。反省之下,大約是臨機應變的速度太慢,平時又被某種安全的步調寵壞了,以至於單一議題,需要思考良久才能反芻一二。低頭想想,卻是好熟悉的感覺,如同我曾在社會學理論的課堂上面臨的遲鈍感,而克服這份遲鈍感唯一的方法,卻是反覆不斷的練習與思考。

思考遲緩之餘,震撼的還有英文。

總嚷著要出國,但喊歸喊,到現在還沒真正付諸實行,一方面想不透除了「想出國」之外,自己有什麼理由離開,二方面對台灣充滿留戀,一時半刻也不捨得放手。 先前到美國語言學習的暑假,相較於這次經驗,對英文的體會彷若蜻蜓點水,禮貌性的日常會話,不重視內容,發乎情、止乎禮。在這次的 UX HK 裡,與會者包羅萬象,從歐美等國,到印度、澳洲、南非等等我一時喊不出名字的國家都有,所有人的共通語言便是英文-即便是香港人或內地人,英文都非常流利,留洋多年的歸國學人也比比皆是。

一般來說,此類型的社交場合,每個人都把握機會努力介紹自己,名片一張張發,一張張拿,回家還要建檔分類,並一一寫信聯繫。反倒是我,囿於語言隔閡,加上對自身眼界、經歷的不信任,對社交反倒有點意興闌珊…當日我反思自己的態度,大約是弄不清楚真正的渴望,因此不願、也不敢輕易伸手,反省之後,曰:「積極度不足,尚待加強」。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kole.jpg      

Ronnie Kole, the New Orleans Newest Musical Legend of Jazz pianist.

何其慶幸自己在看到新聞報導的當下就購買了這場音樂會的門票。

原先對台北愛樂仍有著古典樂曲的刻板印象,因此最初對這場演奏會有些踟躕不前;但看到標語:「傳奇紐奧良爵士鋼琴巨星」便被夏日爵士的慵懶輕鬆氣氛引誘,湊著趣前往。

節目的上半場,是台北愛樂管弦樂團的獨秀,一首接一首,快節奏與旋律明確的電影配樂,像是要在各位聽眾眼前證明,樂團的靈魂裡並不只是棲息著古典樂的優雅與傳統,更有著爵士樂自在隨性、瀟灑不羈的性格蟄居著。

上半場耳朵與眼睛忙著逡巡在交響樂團華麗浩大的樂器成員之間,也看到了熟悉的蘇顯達老師正坐在小提琴首席的位置。蘇顯達老師曾數次到清大藝術中心演出,和當時擔任音樂藝術表演活動組長的我有些合作。遷返台北數月已久,這卻才是第二次進入國家音樂廳聆賞演出,便看見熟識的演奏家在台上出現,心裡還是有些小小地自得。

上半場的演出滿足了對爵士樂的小小期待,也跳脫出台北愛樂與古典樂曲難以區別的刻板印象(跟愛樂電台有些關係?)。算是替聽眾的耳朵上了前菜與餐前酒。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關於數位工具的使用,第一個聯想到的是近年來風行的「雲端運算」之應用。以記事本為例,原先我很講究手寫的質感與小本子的設計與個性化;但隨著生活裡需要記憶的事情逐漸增加,增加的頻率也越來越快,手寫小本子逐漸沒辦法滿足我對「提醒」與「大量交叉記事」的需求,於是開始使用 Google Calendar,並將其與 Outlook 同步,方便管理橫跨月份、社群的各類型待辦事項與約會。

另一方面,開始使用智慧型手機後,除了倚賴日曆的記事與提醒功能,與日俱增的社交網絡,逐漸顯示出「手機聯絡人」的不足,一個人可以同時出現在我的手機聯絡人、Google 聯絡人、Facebook 聯絡人以及各個 Apps 聯絡人裡。如此龐雜巨大的社交網絡,若不將之同步連結,很容易導致資訊的混亂與搜尋困難,因此,在拒絕同步一段時間後(莫名對雲端運算的隱私洩漏恐懼),我還是選擇了資料同步,十分乾脆的對網路空間開放自己的人脈與種種資訊。

有感於近年來對於數位工具的依賴,楊偉龍先生這場「數位人脈王 - 善用數位工具,做好專案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直直引起我的興趣。因為「善用數位工具」是個已知的事項,但卻缺乏執行技巧,坊間對於數位工具應用的書籍洋洋灑灑在架上一字排開,讓人眼花撩亂之餘,良莠不齊的顧慮往往讓我在大海撈針前就先轉身放棄。

楊偉龍說:「工程背景出身的人需要用邏輯思考,而我認為需要善用數位工具,進而增加自己的價值。專案管理是做『臨時性』的努力,因此,需要邏輯、清楚、簡單的解釋和陳述。」因此,善用數位工具,可以幫忙專案管理者快速與合作人員進行高效率的溝通,且避免誤解或闕漏。

「很重要的態度:視自己為老闆。」不管在哪個位置上,楊偉龍先生都鼓勵人們「將自己當作老闆」,以老闆的高度、角度來全面性的看待事情,將自己的日常生活視為專案來詳加管理,如此更可以提昇工作效能與執行方向的準確性。而學會專案管理,也等於學會「聰明工作」的方法。

提到專案管理的常用工具,楊偉龍先生認為 MS Office Excel 雖然簡單易用,但缺點是檔案不易管理(檔名編輯容易紊亂)、共享與協同作業,編輯歷史(page history)也只能藉由手動的紀錄加以追蹤,更容易出現差錯。

對於專案管理的工具,楊偉龍先生建議使用免費且普及率高的 Google Documents。現在幾乎人人都有 Google 帳號,而 Google 文件雲端儲存、遠端編輯以及可限定共用權限等功能,皆可輕易克服 Excel 的侷限,頁面上,更能輕易追蹤文件修改時間,除方便執行者編輯外,也讓管理者可以獲得更全面的資訊與各專案狀態。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真是有讓我小小意外到。

很久不曾寫字寫到手軟,聽分享聽到覺得資訊爆炸、超出可吸收的量與理解範圍。並不是先前參與的演講不精彩,而是大家都很貼心,把(對我來說)適中的資訊量在剛剛好的時間裡提供;這次…竟然會連續四個講者都拋出平生精華,精闢專業的分享,「不只是經驗」,而是徹底地:專案管理實務與理論之藝術。

於是在開講十分鐘內,第 N 次後悔沒有睡午覺,前天沒有好好補眠…

這次的 HP25,老實說我沒仔細研究內容就報名了,沒想到連四發的分享者,都是專業級的講師,要特別強調是「分享內容密度極高的講師」。因為密度太高了,七點到十點多的分享,就這樣超出了我小小腦袋的負荷量。

按照分享順序的講者名單如下(偷拿 Richard HP25 的網頁內容):

1. 吳明展,資拓宏宇 iyoyo事業處  技術經理 - 「專案管理精神 - 如何言之有物」

2. 楊偉龍數位人脈王 - 「善用數位工具,做好專案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文章標籤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11.6.8 @ 倉庫咖啡

Richard 在這次的 HP20 請到了 UiGathering 的召集人 - 李毓修,來進行分享。平時在 UiGathering 的會場總見到毓修張羅著一切,忙進忙出,偶爾的開場白或對談,也總是點到為止,卻難得有經驗聽他坐下來-當主角,好好的說一說。

毓修對 HCI / UX 的熱情,從鍥而不捨的入學申請便可看出:在一個並不特別優勢的申請位置上,毓修以持續不斷地熱情對印地安納大學的審核者證明自己,透過多次的信件往返,終於讓對方認可他對追求 HCI 學問的熱忱與執著。返回台灣進入業界,毓修也持續不斷地深度耕耘使用者經驗研究,更希望在業界廣播 UX 的專業知識與精神,期許台灣各家爭鳴的產品設計公司,除了從技術與設計層面對世界證明台灣的價值,更希望可以從 user needs 的角度切入,進而產出產品設計。

針對產品設計,毓修舉了「keyboard design」的例子:從人體工學的角度來設計鍵盤,需考量參數、力回饋、鍵距等,數十種不同的元素與組合,並結合各種不同的人種體型(手指)、使用習慣與文化認知模型等外在變因,才能設計出一款 UCD (User-Centered Design) 鍵盤。設計一款「好用」的鍵盤,過程中就必須要考量許許多多的使用情境,最終才能產出一個「對大部分(目標使用族群)使用者來說都好用的鍵盤」。

另一個容易理解的例子,針對「觸碰式螢幕」,是否曾想像過,會有多少種 zoom in/out 的使用方式?或許習慣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人會直覺認為「當然是用食指跟拇指來 zoom in/out 啊。」那麼,是否有思考過,「用雙手來 zoom in/out」的使用情境?(我親眼看過,五十幾歲的老人家使用,就認為要雙手共四隻指頭來操作才對)

毓修自身的產品開發經歷,從研究所的使用者介面研究,到軟體設計,又轉換到硬體設計。這麼多年的耕耘,毓修認為,台灣業界在 UX 的領域裡,最需要的是「實踐和研發」。因為台灣的業界技術並不匱乏,需要的是更多的自覺與對 UX 的體會。當資訊科技逐年逐日,蔓延嵌入我們的生活時,該如何自覺?又該如何反應?這是台灣業界最普遍需要反思的課題。

文章標籤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於這是我第一次真正在現實社會中(相對於網路世界)參加 HP20 的活動,有些小小地,小小地感想要說一說。

據我瞭解,目前台灣共有三個專注在使用者經驗研究與介面設計相關的主要社群:UiGatheringHPX 以及 IxDA Taiwan

而與 UiGathing 的緣份,則從過去還是個小小研究生時開始,由於實驗室主攻人機介面設計與人機互動,指導教授建議學生參加 UiGathering,以將所學理論與業界經驗加以印證,也多看看台灣的 HCI 社群與前輩的燦爛光芒。當時是個懵懂學生,到了 UiGathering 熱鬧的現場,第一個感覺其實是:「茫然。」身為一個學生,我善於聽演講、善於作筆記、善於理論驗證與記憶,但是到了人人似乎都熟稔相識的 UiGathering 會場,一時被周遭快速交流的專業術語震懾,開始擔心自己的不足,無法帶給與會人們「價值感」。於是,UiGathering 成了我心中,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的業界殿堂。

認識 HPX,則是與 Axure 這個原型製作軟體有關。指導教授總是請悠識數位來幫忙進行軟體教學,讓不論是研究所或大學部的課程裡,都能磨練「原型製作」的設計經驗,也因此,讓我對這社群與公司有了進一步的印象。

畢業後進入業界,更感受對 UX 實務經驗、知識底蘊與研究方法的渴求,很幸運在 UiGathering 的籌備會上認識了 Kyle-IxDA Taiwan 的主辦人,於是接觸 IxDA Taiwan 這個年輕卻充滿活力的社群。記得第一次參加在 the Base 舉行的聚會,我當時在心底默默的與 UiGathering 做了連結,對我來說,UiGathering 是個更成熟、觸角廣且深的社群與充電場所;而 IxDA 則讓我卸下一層「根柢不足」的顧慮,得以放輕鬆,用玩耍的心情,進入 Interaction Design / UX Design 的世界。

今天參加了 HP20,終於把台灣業界的三塊 UX 社群拼圖補滿了。以往總聽說:HPX 習慣在每個講者間控制較短的時間,但議題多元,百花齊放。本日的活動裡,除了毓修(UiGathering 召集人)難得且珍貴的分享外,更聽到許多不同背景、職業的人們,分享各自對 UX 知識的回饋與己身投入 UX / UI / Design 實做的經驗所得。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本文 6/3 依據講者建議提出修訂 )

Session 02 互動設計新戰場-Mobile APP˙你準備好了嗎?  Angel Wu

豐收了 Stanely 的理論分享,當然要有紮實的實戰經驗來平衡、驗證所學理論。

Angel 以在勤崴國際累積的深厚地軟體開發經驗,分享開頭,Angel 用了一張有趣的投影片,白底黑字的構圖,上面用紅色字體大大地凸顯「90% 的人用過我們的服務!」畫面一轉,出現大家非常熟悉地 Google Map;再一轉,畫面右下角出現了圖資提供者:Kingway。

有意思又攫取注意力得開場白,Angel 用幾張 slide 便將自個兒的身家印入在場聽眾的心底。「果然是個很棒的產品經理!」我是這樣想著。

Angel 的投影片風格和 Stanley 有根本上的不同。Stanley 的投影片著重在理論、方法的講述與如實呈現,而 Angel 的投影片則應用了視覺化的圖片訊息及言簡意賅的文字資訊將重點呈現。(從這點也可以發現:演講的目的、表述內容差異,投影片製作風格也迥異-我們要從小地方就開始練習 User Experience 的觀察力!)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ession 01 了解及學習互動設計 Stanley Chang (part II)

在互動設計理論之後,Stanley 討論了一些互動設計研究方法;首先提及 Persona 這個對於 storyboard 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

Persona 在互動設計領域裡的定義,較類似 Wikipedia 中 Persona (marketing) 的定義: "A user persona is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goals and behavior of a real group of users. In most cases, personas are synthesized from data collected from interviews with users. They are captured in 1–2 page descriptions that include behavior patterns, goals, skills, attitudes, and environment, with a few fictional personal details to make the persona a realistic character. For each product, more than one persona is usually created, but one persona should always be the primary focus for the design."

實地應用在互動研究裡,Persona 不只是一個「群體」,而是更具體而微的使用者角色敘述,一個良好的、達到目的性的 persona,應當要能讓其餘參與者理解目標使用者的形象,傳達互動研究結果的訊息給接下來的設計者,以完整的使用者資訊、具體的敘述與照片,幫助研究團隊與設計團隊同步雙方的認知。

Stanley 還分享了大家耳熟能詳的「便利貼分類法」,過程中主要藉由不同顏色的便條紙來表示資料梳理的階段性 (通常黃色是 raw data),affinity diagram 的方法在此就不多談,我認為 IDEO Method Cards 將互動研究方法講述得很有趣,建議可參考〈UX 研究操作分享 @ 使用者經驗研究與設計研討會_2011 Part II〉文中所提及的相關連結。

演講至此我稍稍分心,思考另一件事情:近幾年來 UX/UI 研究逐漸興盛,但多半較熱衷「方法、操作」的討論,然而,要如何對 UX/UI 產生更深層的理解呢?雖然是題外話,但卻是我最近閱讀共筆部落格 Buzz 時的感想 (我才剛開始看這個年輕的部落格,許多文章思考都很特別有趣)。

關於 scenario / storyboard 的前後比較,Stanley 提供了一個簡單的對照表,我覺得有助於釐清原本有些模糊的概念 (著色是我自己的詮釋):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UiGathering 還是老時間,老地方,週六午後在文化大學延平分部大新館。熟悉的數位演講廳,熟悉的清涼冷氣,當然,還有 UiGathering 辛苦工作人員們熟悉的面孔。

本次互動設計專題,與過往不同,邀請到兩位特別的講者:University of Michigan - Ann Arbor 的 HCI 博士生,Stanley;勤崴國際的 PM,Angel。

為什麼說特別?過往曾參與的 UiGathering,主要邀請業界的前輩或在學界任教的教授們來主講討論,這次參與的 Stanley,正在學界廣泛地吸收各類理論、研究方法,浸淫在新舊互動設計的比較與應用中,他的切入點與聯想非常豐富。Angel 則是毫無任何 HCI/UX 學術背景的 Product Manager,很直接的提供業界的互動設計經驗給大家參考,而這些最純粹的 raw data,較之於被重製、分析後的 UX 設計方針,又更能提供與會者不同的思考方向。

Session 01 了解及學習互動設計 Stanley Chang (part I)

Stanley 一開始先解釋了諸多 UX/HCI/UI 等相關名詞。近幾年來,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逐漸隨著 HCI/UX 觀念的推廣,日益豐富,而初入此領域的研究者/研發人員,很容易被各種縮寫而困惑,比方說,UE = Usability Engineering、IA =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以及 HCD = Human-Centered Design。

HCD 相較於 User-Centered Design (UCD),其所著重的族群更為廣泛,從「使用者」向上提升到「全人類」,主張以人性中心,非僅僅為了所設定的「目標使用者」而作設計,HCD 更進一步考量到人類自身的限制以及人類文化的傾向及內涵,這是我覺得很有意思,也更有前瞻性的一個研究切入點。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整天的馬拉松式研討會,緊迫的時間內,每場的講者都把握時間,給予聽眾密度極高的經驗分享。在第二部份,我想從「使用者經驗研究操作」的角度切入,分享幾位講者精彩的 UX 研究方式。

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經理 黃宣龍 shikotsuhuang@gmail.com 

UI gathering 的子傑稱呼他「龍哥」,就讓我僭越一下,以下也稱呼他龍哥。

這是唯一一場,我連人帶投影片一併拍攝紀錄的演講,甚至還開了一小段錄影模式-為了讓自己深深記得,今天有一場「人與投影片完美結合」的 presentation。

龍哥問:「你愛講話嗎?」因為,做 UX research 必須要很愛講話,不光是為了與使用者溝通、理解他們的想法,更重要的是必須要將自己的設計理念與觀察結果,透過清楚明晰的表達方法,傳遞給接收者明白。說話的技巧與表達的藝術,在 UX 研究的從頭到尾,幾乎是貫徹始終,而龍哥也用這場演講,身體力行的做了一個很棒的示範。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下著雨的 5/13,請了補休假到東吳大學參加 2011 使用者經驗研究與設計研討會_應用心理學與實務研討會。

心理系主任的開場簡短精闢:「設計」充滿了創意,而「心理」則讓創意有了支撐。這段話,讓我對研討會的期望大大提昇。

研討會內容豐富多元,每一場 Lecture 都非常精彩,我從當天開始思考,要如何呈現/重組所吸收到的知識,才能以最恰當的方式呈現與紀錄?想了很久,決定將當天分散演講的三位淘寶網來賓,統合成一整個〈淘寶 UED〉單元。以下便以講者來區分細部主題:

用戶體驗經理 張正華(天宏_淘寶花名)

天宏(淘寶內部都以花名互稱)主要從事商業分析與用戶研究經驗,經歷從政府雇員→中國移動→創辦淘寶網至今,擁有超過十年的 UX 工作經驗。

他提及:「用戶體驗人機交互最終的作用仍是在介面上。」他創辦淘寶網以來,非常堅持將資源投入在「用戶調研」的部份。而淘寶 UED (User Experience Design) 團隊成立於 2005 年,到 2010 年約有 250 人以上的規模,是中國互聯網最早引入以用戶為中心設計思想 (User Centered Design) 的團隊。團隊中包涵:前端開發工程師 (58 人 up)、交互設計師 (26 人 up)、視覺設計師 (51 人 up) 以及用戶研究分析師 (15 人 up)。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Rainy weekend, I had a sweet girl-breakfast with dear Nico. Moreover, we enjoyed SOME exhibitions at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I. MONET GARDEN

Exhibition_Playpic_20815819751118138879bignew13.jpg  (Monet_藍色調的睡蓮)

近期北美館最火熱的展覽當然是 MONET GARDEN 莫內花園,早上十點半到達北美館,展場內已滿是參觀人潮。循著慣例租用語音導覽,一幅幅細品傳說中的印象派大師畫作。

這是我(有印象以來)第一次近觀 Monet 的畫,此次展出的畫作主要是畫家晚年的後期作品,有蠻多是未完成的半成品。事實上,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其實沒有在這次來台展出,但對我來說,有機會親身體驗印象派對光影的捕捉與自然空氣色彩的速描細繪,此次的展出無異是一塊不錯的敲門磚。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次拜聽李吉仁教授演講的機會,是清華科館院學生職涯輔導辦公室所舉辦的活動,也感謝丘宏昌老師的告知和召集,才沒讓我錯過這樣一個珍貴的學習機會。

領域關係,對鴻海一直沒深入接觸,近來的印象不外乎董事長郭台銘的強人形象,還有「鴻海新幹班」這幾年來在業界間流傳的各種「檯面下說法」。於是我告訴自己,一定要親自接觸鴻海的人,接觸鴻海「自己說出來的話」,才能真正瞭解他們在做什麼,而非道聽塗說。

在這之前,我並不曾聽聞李吉仁教授這一位在學術界與業界炙手可熱的人物。

李教授一上台,我就體會到他散發出的個人魅力,談話順暢自然,在演講過程中,我沒有看到他中斷思緒的情況,聽來像是一場「沒有講稿的演講」,所有的內容與表述,都深印在他腦海,隨時需要,便給表達。

才開場,他就秀出一張投影片,那是一張成長曲線圖。那張圖,呈現了他的二十歲到五十歲,這段重要的黃金歲月,也堆疊出李吉仁現在的生涯景況。那一條一條曲線,在每一年齡的階段中逐漸往上爬升,在 gap 的部份,是跳躍、斷裂的,並往下降,接著重複爬升。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學校老師跟我說,我兒子的志願寫著想當小丑,叫我要注意一下。」
「我覺得當小丑很好啊,可以帶給世界歡樂。」
「如果他說要當醫生、讀博士,那樣才傷腦筋呢...那我要賣幾千萬條香腸,才能供給他出國讀書啊...」

這是今晚,年紀輕輕的沈芯菱,跟我們分享的其中一個台灣草根故事。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吳祥輝先生給人的感覺非常有親和力,跟我原本想像中的完全不同,原本以為,寫出兩本這麼深刻的書的人,應該是斯文中帶點憂傷,眼神沉靜,講話溫和;而且我以為,他應該只有三十幾歲。也許「拒絕聯考的小子」對我來說,只是個兒時曾耳聞的名詞,因此,我不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直到今天,才了解,看似叛逆 的「拒絕聯考的小子」也可以和「芬蘭驚艷」深刻連結。

  「為什麼我拒絕聯考?」「為什麼拒絕聯考的小子這本書會暢銷?」

  吳祥輝先生反問大家的兩個問題,讓我驚於他直指問題核心的態度。但這問題要「現在的我」來答,膚淺與無知的見解,第一題我會答,第二題也可以擠出些什麼:不外乎對體制失望,不願意在這種四面八方的升學浪潮中被淹沒…第二題,因為大家都想做「拒絕聯考」這種事,但大家都不敢做,吳祥輝做了,大家想了解,於是這本書就暢銷。(但其實我沒拜讀過)

  對於「拒絕聯考」我只知道,好像國小還國中的時候,曾在溫小平的小說裡看到一段話,講述媽媽望子成龍,不希望兒子也做這種事。但其實小時候從沒有過這種念頭-拒絕聯考?門都沒有!長久被灌輸的價值觀,我只知道我要考好第一個聯考,上了高中,繼續準備考好第二個聯考…離開校園的成長過程或生活?我想都沒有想過,也無法想像。所以,我明白自己不會是「拒絕聯考的小子」,就像我第一次閱讀「野火集」一樣,發現自己是多麼地膽小且安於現狀,像隻寄居蟹,在各個殼中間流浪,只要發現哪裡寬敞,就搬家,然後背著更重的殼流浪。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