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就在北投附近,也因此假日總不想特地前來;而事實上,北投除了眾所皆知的泡湯外,尚有密集的市定古蹟等待探訪。

今天騎車從公館路傍山而行,接奇岩路往北投,途經中和禪寺和一座古墓,巨大的古墓正好是親山步道的登山口,可從奇岩路翻過山頭直達石牌。算算時間並不足以讓我棄車來回,單獨一人也不好進行古墓探險,於是驅車前往預期的步行起點-天主堂。

天主堂位於溫泉路 108 號,此處正好在溫泉公園和幽雅路溫泉區的中間,因此選擇這裡作為起點。天主堂旁有一小巷,即稱為天主巷。地圖上標注是一個短短的小巷子,貪圖古樸的階梯秀色尋階而上,沿途可見北投山景,路旁溫泉水流經的小溝渠裡,沉積著被浸潤成灰色的葉泥。

20121012 北投散步  

尋著溫泉路繼續往陽明山方向走,朝銀光巷方向步行約三五分鐘,即可見到右手邊的普濟寺山門。

普濟寺建於日明治三十八年(1905 年),為台北市市定古蹟,是台灣罕見的日本真言宗佛寺,寺中供奉湯守觀音。曲徑通幽的普濟寺,建築體為日式風格,大殿門口的匾額為草聖于右任手書,鐘型窗台設計別緻,整體保存完整值得一觀。此次到訪正逢日式起居間整修,僅在佛寺範圍參觀;寺院體穩穩坐落於半山腰,從大殿遠望陽明山群,很能帶來心靈的平靜。

IMG_9331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國定假日,天氣陰鬱無晴,沒有藍天白雲,就找不到立即出門晃盪的藉口。躺在床上百般聊賴的玩手機,卻引起媽媽的關心:「怎麼不好好充實自己?又在玩手機,看書也不要光看漫畫或愛情小說…」

後續自動被我消音了。

天知道上一次翻愛情小說是什麼時候(難道老媽心裡想的是彩繪封面、內容千篇一律的那種嗎?),難得想租的幾本漫畫似乎這幾個月也沒出現續集。只是這例行的瑣碎話語,卻像是往正在陰天中躁鬱的心情扔了一顆火種。

一時之間以為自己就要被滿山遍野不得不「遵循他人期盼」所執行的事項淹沒了。

不得不記得的關心、不得不赴的約會、不得不開口的時刻…不得不接受的所有勉為其難。

有時候懷疑,難道結婚的某些人,是為了找到一個允許自己純粹發懶、什麼事情也不做,只是靜靜待著不開口的人和空間。家的溫情是人生所必需,但偶爾卻會覺得就要被這滿滿的、拒絕無德的溫情淹沒了。

曾和友人討論到,加班到半夜回家後,其實什麼話也不想說、什麼事情也不想做;但只要是住在家裡-特別是女兒,總會聽到爸媽耳提面命:「怎麼又這麼晚,不早點回家?」「回家就快去洗澡才能趕快休息!」「早點睡呀,這樣對身體比較好…」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12/10/8 AM 11: 54, 國史館門口

爬完宜蘭石頭後全身酸痛的軀體,賴床鬼戰勝了意志力,晏起,錯過總統府這龐大古蹟的表定參觀時間(9:00 - 12:00, 最後入府時間 11:30),拐個彎往長沙街上的國史館去。

位於總統府正後方,原為日本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的國史館,是總督府(即為今日的總統府)設計者森山松之助在台灣的最後一件作品,1924 年竣工;後為交通部接管,於民國 99 年成立總統副總統文物館。

IMG_9238  

來國史館,原先本意為看看日治時期留下來的市定古蹟,意外發現館內展覽的歷屆總統文物與歷史紀錄也分外有趣。館內除陳列出中華民國總統制度的發展流變、憲法沿革,另僻有展間紀錄建築體的修復工程。

而總統的就職宣誓台、授勛典禮的狀況與環境,也都在此細述。參觀過程中,也可見到三三兩兩的大陸遊客,正認真聽取志工導覽。

IMG_9157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聽說你搬家啦?」

「是呀。」


聽說,過了很久之後,那個人搬出了那幢十坪的雙人套房;帶走了什麼,留下了什麼,她一點也不知道。

最初覓得這房子,是在來來回回看遍目標區域範圍內所有房子之後的事情。對於目標物件,要考量的事情很多:坪數不能太小、要雙人床、一定要是套房、最好離不騎車的她上班的地方近點、要有飲水機、洗衣機等基本生活配備…

來來回回看了不少候選,不滿意的,有些距離太遠、屋齡久遠又年久失修,甚或配置詭譎(竟出現一套形似太空艙,矗立在房間中央的衛浴設備)、周遭環境複雜…而滿意的,每月租金卻又高得嚇人。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1651  

炎炎夏日,這次沒有選擇在冷氣房中好眠,起了個大早衝到烏來的加九寮步道集合,參加第一次的溯溪活動。

去年颱風攪局,溯溪未果;今年早早和同事一起報名了野孩子 - 野地探索的溯溪活動。加九寮溪根據網站說明,是「適合初學者探索」的簡單入門路線。

八點半在步道入口集合,人數到齊後,由領隊 Joe(李維倫)統一派發裝備,每個人有一套防寒衣、頭盔、手套、溯溪鞋、防磨套件和救生衣,裝備非常齊全。另外各組還配有一個公用的防水袋,讓大家把飲用水、防水相機等隨身物品置入保護。

在燦爛的陽光下換上全套裝備,加上內裡原本預穿的泳裝,而黑色的防寒衣無異為絕佳導熱體。領隊約略是避免溫差太大下水時適應不良,出發前,用旁邊民宅的水管在每個人防寒衣裡狠狠灌進了冰涼的溪水。

全副武裝的走入加九寮步道口,剛灌入的冰涼溪水還時不時在防寒衣裡流動著,沒過多久就到了溪邊。

第一次溯溪,要踏入些微碧綠、看不到底的溪水,還是要點勇氣。一來還無法習慣「用腳當眼睛」,二來是對未知溪水的小小恐懼,但憑藉著親近大自然的渴望,很快克服這些小小地心理障礙。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0198  

領養的小狗兒感染犬小病毒,掙扎幾天,早上休克走了。

上週六帶回家,因為一身乳牛色,被取名叫小妞(小牛),一方面形音意字,一方面我也想起在清大讀書時寵愛的校犬小牛。

小妞身子小小的,才三個月大的幼犬,叫聲卻相當驚人,大約是在收容所時養成沒安全感,人即使在眼前,一不理會牠,便嗷叫的震天價響,但軟綿綿的小身軀,愛在腳邊鑽來鑽去撒嬌的習性,馬上替這小女生贏得了滿滿的寵愛。

好景不常,小妞卻很快在本週三因為上吐下瀉送進醫院,當天驗出犬小病毒-馬上住院。

牠什麼都吃不下,吃了就吐,只能打點滴。抗生素對病毒無效,醫院只能投放干擾素,並交替著用點滴補充電解質、營養素。犬小病毒聽起來沒什麼氣勢,貌似只是個無傷大雅的小感冒,卻來勢洶洶,眨眼間侵襲了牠的腸胃系統,導致內出血,接著病毒蔓延到心臟,才住院第二天晚上,小妞的心肌炎指數便高到超出醫院的儀器量測範圍。

第一天探望小妞時,牠嘴邊起著白色泡泡,正吐著。看見人來,還是會努力抬眼看人。聲聲呼喚著牠的名字,卻發現人號稱萬物之靈,某些時候卻非常無力,本以為從收容所那一群幼犬中把牠捧起,可以庇蔭這小生命一輩子,卻在轉瞬間被病毒這個難以對抗的魔鬼攫走,身為人,我只能在鐵籠外看著牠,小小地身軀掛著一條長長的點滴,淡黃色的藥劑慢慢流入牠的身體裡,但醫生依然說,牠什麼都吃不下去。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image  

五味雜陳的感覺,那是什麼呢?

從沒想過我會拿起這本書,一直以來對恐怖片、驚悚故事避之唯恐不及,更何況面對現實生活中慘絕人寰的核能災變。

作者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 Svetlana Alexievich 用三年的時間,逐步訪談車諾比核變的相關人士,包括:在核電廠工作的工人、科學家、前共黨官僚、醫生、士兵、直昇機駕駛、礦工、難民、遷居的人們。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文體,讓這些原本有著不同命運、不同生活的人們,緩慢卻真實的訴說著「車諾比人的故事」。

以往閱讀俄國文學,總被字裡行間的淡漠凍住,原本以為是翻譯問題,讀了此書才發現,那是俄國文學裡慣用的清冷敘述。共黨的極權「愚民」統治、被「戰爭」強制徵召時的生離死別、明知前路無光仍勇敢向前的「黨員」、親人身上出現輻射灼傷、歷經艱辛產下的胎兒因核災而基因突變…每一種景況,都是人間煉獄,而書裡的敘事者,有時情緒、有時冷漠,在作者的轉述下,不約而同使用了抽離的語調,娓娓陳述上蒼加諸於他們的命運。

或許,唯有抽離的敘述方式,才有可能忠實重現 1986 年 4 月 26 日的那場大災難。書裡不停的使用「那天」、「那一天」的字眼,不論是車諾比爆炸的那一天,或是親人被徵召前往車諾比的那一天,都是受難者心裡最沈痛的一剜傷口。

從此書可瞭解到車諾比的各角度始末,及不同階層、相異職業的車諾比人的生命吶喊。書裡出現非常多「清理人的妻子」;「清理人」意味著被徵召前往車諾比清理災變現場、負責清洗、掩埋核災污染物質的人員-同時,意味著捐贈了生命。在核災變的陰影下,出現了堅貞的男女愛情、強悍的母愛、對家園的執著之愛…閱讀著文字,腦海中浮現清冷孤絕的「隔離區」:小學教室的長椅凌亂散落,彷彿時光一瞬間靜止,一切被終止在車諾比爆炸的瞬間,微光之下,照映出一片白色的輻射塵,原子在空氣微粒中撞擊,一切冰冷又絕望。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