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企業實習的機會固然難得與珍貴,但作為一個國際志工,到不同的國家、文化去奉獻一己之力,我認為對眼界、成長經驗來說,能給我們的卻比暑期實習還要多更多。
一直沒能真正去當一個國際志工,一半當然是被現實所束縛著,另一半,我歸咎在自己的決心不足;畢竟,要拋下養尊處優的現代環境,到達從未去過、生活水準與台灣相較之下低落的國度擔任志工,其實需要很大的意志力與勇氣-我知道很多人會在這一步就停止前進。
最適合擔任國際志工的時期,我認為是大學的每一年,還有升上碩一的暑假。
這次拜聽李吉仁教授演講的機會,是清華科館院學生職涯輔導辦公室所舉辦的活動,也感謝丘宏昌老師的告知和召集,才沒讓我錯過這樣一個珍貴的學習機會。
領域關係,對鴻海一直沒深入接觸,近來的印象不外乎董事長郭台銘的強人形象,還有「鴻海新幹班」這幾年來在業界間流傳的各種「檯面下說法」。於是我告訴自己,一定要親自接觸鴻海的人,接觸鴻海「自己說出來的話」,才能真正瞭解他們在做什麼,而非道聽塗說。
在這之前,我並不曾聽聞李吉仁教授這一位在學術界與業界炙手可熱的人物。
李教授一上台,我就體會到他散發出的個人魅力,談話順暢自然,在演講過程中,我沒有看到他中斷思緒的情況,聽來像是一場「沒有講稿的演講」,所有的內容與表述,都深印在他腦海,隨時需要,便給表達。
才開場,他就秀出一張投影片,那是一張成長曲線圖。那張圖,呈現了他的二十歲到五十歲,這段重要的黃金歲月,也堆疊出李吉仁現在的生涯景況。那一條一條曲線,在每一年齡的階段中逐漸往上爬升,在 gap 的部份,是跳躍、斷裂的,並往下降,接著重複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