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子昨天給我捎來了夏天的驚喜,是隻漂亮的熊蟬。
聽說在家裡造成一陣不小的騷動呢,大概,我們在都市裡生活久了,至多也只看過蟬蛻後的那層空殼子,卻不曾見過傳說羽化前的「若蟲」。
沒想到在家裡竟然能看到蟬的蛻變,按照記憶裡的印象,牠該是蟄伏了六個寒暑吧?而今年,則是牠生命裡最短暫,也最燦爛的一個夏季。
在磨人煩躁的溽暑時節看到一隻蟬兒的羽化,該是讓自己振作的時候了。
小妹子昨天給我捎來了夏天的驚喜,是隻漂亮的熊蟬。
聽說在家裡造成一陣不小的騷動呢,大概,我們在都市裡生活久了,至多也只看過蟬蛻後的那層空殼子,卻不曾見過傳說羽化前的「若蟲」。
沒想到在家裡竟然能看到蟬的蛻變,按照記憶裡的印象,牠該是蟄伏了六個寒暑吧?而今年,則是牠生命裡最短暫,也最燦爛的一個夏季。
在磨人煩躁的溽暑時節看到一隻蟬兒的羽化,該是讓自己振作的時候了。
被打敗了,真的。
一直都用「找不到動機」當藉口,原來只是缺乏「真實感」。直到今天,突然硬生生被扭著頭強迫面對現實。
我知道你沒有不告訴我,也沒有想瞞著我…只是,我太錯愕了。但其實這事一直在我身邊發生,只是我閉著眼睛,用「重要性不足」當藉口假裝與我無關。到今天,隨口問起…好樣的,原來連你都要離開了,那,那我怎麼能停下來?
雖然是哭了,但是好事情。
因為總算覺悟,總算明白,那是一個階段,一個無法挽回和逃避的事實。
掉了幾滴一直沒掉下來的眼淚後,應該,就可以了吧。
其實不是第一次看這本書。只是時至今日,我不小心遺忘了徐宏志與蘇明慧的故事,在讀著《愛情王國》時忍不住尋來重溫。
過去讀張小嫻,偶會被人嘲笑:「你怎麼讀這種膚淺的書?」過去偶有羞赧,但如今,早已練成了理所當然的膽氣。要我說,愛情的國度裡有千百種樣貌劇情,即使已活了人生三或四分之一,又豈有讀遍的道理?
重讀這本書,即使幾乎想起來憂傷衝突的結局,仍是不可遏止的讀下去。和上次閱讀時比較,心底更積累了些感情星塵,於是在夜裡反覆咀嚼出一些深秋寂寥的滋味。
比方說:「每個人都會認為自己的故事不平凡...而唯有當那故事可以在某天說與自己所愛的人聽,平凡才會變得不凡。我們都需要一位痴心的聽眾來為我們渺小的人生喝采。」
瞧瞧,輕輕的小說裡,小嫻把人生和愛情完美交織成詩歌。日常生活中,我們對情人反覆絮叨著零星小事,講述白晝黑夜自己莫名所以的感動,那是因著深深明白,聽者會對我們微笑頷首,是個把平凡小事,放大成整個宇宙來看待的人兒。
我喜歡讀張小嫻的書,卻不是每一本都讀。就像我也喜歡讀張曼娟,也是挑著讀一樣。
我渴望能見你一面,但請你記得,我不會開口要求見你。這不是因為驕傲,你知道我在你面前毫無驕傲可言,而是因為,唯有你也想見我的時候,我們見面才有意義。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ior)
不看愛情小說很久了。
因為隨著時間流轉,我們都明白,小說裡那種純潔無瑕,充滿期待的愛情,早已隨著幸福青鳥飛到遠遠的天邊去。
只是向交大借的兩本敷米漿的書明天到期,只好拿來翻翻,也替自己冷卻無解的煩悶。說有多無解?就像腕上絕對不會解開的幸運帶一樣,無解的,脆弱、堅定卻又沉重。
敷米漿這本書裡,講了好多好多「過去」,過去的陰影。他說呢:「只有可以微笑的說著,自己曾經很幸福,那才是真正的幸福。」我可以微笑看著過去的幸福嗎?大概不完全行,所以我還不幸福?
但天底下又有幾個人是被容忍「在現在的幸福裡說著過去的幸福」?好拗口,不過就是這麼回事。大概是無限寬廣的自由讓人忘了約束的滋味,我在想像與生活裡把自己拋高、落下,試著在墜落的過程中不讓自己發出尖叫,就像那些整人的綜藝節目那樣,叫人握著顆生雞蛋去坐自由落體,然後不能把蛋捏破。
開始努力到現在堂堂邁入第 21 天,三個禮拜了,習慣的運動也從慢跑轉移到 Billy Blank's bootcamp,因為室內運動不論是所費時間以及盥洗等等,都比較方便,不小心就在室內懶散起來。
至於目標體重,五月已經過去,短程目標(五月底以前累計瘦兩公斤)卻只完成一半多一點點,揪竟是為什麼呢?還沒真的瘦下去就進入停滯期?我預估至少要瘦兩公斤左右才會碰到停滯期呀!怎麼現在就給我搞這種飛機!
體重的部份實在讓人有些喪氣,但主要得歸因在自己的不忌口上,飲食方面沒有太大的節制,理所當然體重就不會有顯著下降(幸好經過粽子節也完全沒有上升)。倒是在身體曲線的改善上有不少進步,雖然沒有真正測量,但從穿著的線條上可以略知一二,附帶一提,本週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塞進 American Eagle 的 4 號短褲,而且完全不勉強,該說我高興的是 4 號呢,還是又可以買到 AE 的衣服?完全不得而知,我猜第二部份多一些,哈哈。
最終目標是塞進 2 號的褲子,然後一兩年後快樂的迎接我的第一條 Frankie B. 算是當成塑身減重的附帶目標還不錯啦,呵。
總覺得要開始增加運動的強度,因為不想拉長時間,現階段實在沒有餘力把全副精神投注在這上頭,只求慢慢的瘦下去,但強度該怎麼增加呢?跑步也只能跑快一點,或是跑久一點,跳有氧強度該怎麼增加?聽說可以綁沙包(忘記專有名詞)增重,但那樣還要去買,我還是拿著啞鈴就好了。
重新規劃一下六月的短程目標(改成每月規劃會比較容易達成):
六月底前累計減重三公斤。
是不是滿滿一缸子的愛?
下午,其實是想扔掉喜餅的鐵盒子,突然想起從大四時開始積累的一些明信片和卡片,塞在L型夾子裡,近來已經滿出來了,想想,替她們搬家好了,搬到這個寬敞又喜氣洋洋的盒子裡。
於是一張一張明信片、一封一封信,邊整理邊細讀,讀出好多味道,好多快樂,好多甜美的往事。當然信裡聊的,不只是開心的事情,甚至多有惆悵、迷惘,但讀著一些誠摯的心底話,酸甜苦辣,卻是淚中帶笑的美好。
近來為了研究,正又發起愁來,翻一翻,想起大家曾對我用心說過的話語,用愛給我的祝福,好像又有繼續前進的動力。
非常甜蜜呀,翻著卡片和明信片。也想起信紙那端,還在、或不在我身邊的人們。
卡片、明信片的來源廣泛,涵括台灣、美國、澳洲、日本、法國、布里斯本,而台灣呢,也從北到南,從西到東,這些美麗的祝福就這樣跋山涉水、飄洋過海來到我身邊,甚至有如今難得一見的標準信封信紙,從軍營裡送出來。
我很愛買書。
有興趣的書拿來細讀,若是第一章節便讓人感動共鳴,哪怕是散文、研究、圖文創作等等,我便嚷著要買下來,縮掉其餘奢華的開銷,將心愛的嬌客迎回家,供養在書架上。
有人問我,怎麼不看看就好,從圖書館借來瞧瞧便成啦。
可是我買書,是為了以後的自己買。喜歡的散文,喜歡的圖片文字,雋永的,動人的,每看一次便有不同感受,又或者,過了五年十年重讀,又有不同體悟-這種書,我便毫不猶豫買下,等到沒有圖書館讓我啃書時,再重頭細細品嘗。
我也不太買書。
有些書,我不太買,必須讀、有興趣讀、就是很想讀的書籍,我會從圖書館借來。像是不太有興趣的學術書籍,或是色彩繽紛,但缺乏文字滋潤的美麗書籍。這種書我買過,但擺在書架上卻怎麼瞧怎麼膩,要扔又捨不得,只好轉贈給愛她的人。
可是我喜歡讀書,總是去書局轉一圈,抄下有興趣的書單,再到圖書館翻翻找找,怎麼也想辦法找來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