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9061.JPG

 

工作到現在一個半月,過程中除了許多需要學習的事物之外,更多的是認知上的衝擊,現實生活與理想化的學界本來就完全不同;身邊的人們懷抱著大大小小的理由進入/不進入業界,都是對人生的實踐,或許我的感想多了點,但想稍微說說小小的,一點小小的心得。

1. 多看,多聽,多問

由於我自己的工作性質,不可能少說話,所以把「少說話」先拿掉不談。剛進公司前兩天,睜大眼睛觀察周遭環境與人們互動的內容,被大家交談時話語裡快速帶過的專有名詞嚇壞了,太多太多我不理解、不曾接觸的詞彙,更遑論知道其所指涉的意義。

唯一的方法就是「背」,那陣子我隨時抱著一本筆記本,聽到不會的字,記下來,馬上查/問,然後用考聯考的精神想辦法讓自己速速背起來。那陣子,直到現在,我依舊覺得對於這種生字,非得「不恥下問」,絕對不能「不懂裝懂」,想說帶過就算了,有些單字在業界或自己公司裡的用法並不是表面上翻譯的意思,一定要想辦法搞清楚大家的用法,「開口問」則是一定要努力克服的心理障礙-因為搞不懂,工作上出差錯,對大家都不太好。寧可好好的虛心求教,相信人很好的大家一定會伸出援手。

多聽,我想不管到哪個環境,都是很重要的事情。因為一般人不太可能顧及所有專業領域的知識或資訊,聽大家的對話內容、共同交換意見,相形之下就就變得很重要。必須要在「聽」的過程裡累積一些基礎知識,才能更理解自己該怎麼做,提昇專業技巧,也能快速接觸公司的文化習慣、部門的風氣等。

提到公司文化和部門風氣,要理解的最快途徑就是「多看」,把握接觸任何事情的每一個機會,自然會在反覆的經驗積累中逐漸理解大環境的背景與現況。很多事情在文字敘述的表面上什麼也看不出來,如果不是參與過會議,我不會明白原來一個產品的規格定義,背後有這麼多考量的因素,而這些因素在我看來,並不一定是「設計原則」中可能會提及的部份,反而要從商業策略的角度看待-這是在學界裡待再久,怎麼也學不到的東西。

多看、多聽、多問,聽起來很基礎,但對於所有人,我相信不論是新人或是擁有工作經驗的業界老鳥,重要性依舊。

2. 練習說話/溝通技巧

我自己是 SWPM,因此說話/溝通技巧相形之下就重要非常。工作性質上,我必須要協調各部門的人共同完成整個產品專案的研發,然而,我自己卻不可能完全理解每個部門、每個 RD 事實上他們在做什麼。我需要先想辦法瞭解對方的工作(上層比較淺顯異懂的內容),然後再依據這些基礎知識去請教、溝通。對此,「討論」(這對我的工作很重要)前我使用一套自己的 SOP 程序:

大量閱讀相關資料→想一想要解決的問題→直接去找對方討論→先重述目前遇到的問題(以我的話來敘述)→聽對方的想法→過程中不懂的馬上請教釐清,以達到雙方的共同理解→整合自己的意見提出可能解決辦法→討論辦法的可行性

就在一來一往之間完成整個討論,對此我非常強調雙方的「共識」。一件事情的走向與後續發展,一定要建立在甲乙雙方共同理解的基礎上,如此才不會懷疑自己所做的事情,或是因前後邏輯差異造成後續研發的誤解。

說話/溝通技巧的部份有點難具體說明,對於這部份我也都還在學習磨練,但把握「先建立自己的背景資料」的重點,我想應該可以省下很多溝通上的麻煩。

3. 抽空整合自己的心得

這件事情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每天獲得許多知識和資訊,如果不整合(最好還要 output 出來),在我腦袋裡就只是許多零散的知識路徑(跟 Android 的檔案架構一樣…),卻沒有辦法彙整成具體的知識架構。因此,每天花一些時間反芻所學所見,才能真正把接觸到的經驗、事物放進腦袋瓜裡。

這也是為啥禮拜天早上我一起床唯一最大的目標就是寫這篇文章。

 

 


但是…我還有很多文章想寫卻還沒空寫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ony 的頭像
    mony

    HsinChu˙Ying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