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展天下沐清華」,畢業典禮的主題帆布已經懸掛在海報牆,毫不含蓄的彰顯自己-就要畢業了,人生中最單純飽滿的四年就要落幕,懷抱著未來,我期望這不是最精采的人生章節,卻是最美好豐盈的青春年華。想替自己做總結,用traveling scream和blog的書寫,寄語我大學四年60%以上的瘋狂,而讓人患得患失的愛情學分太複雜,在這個區塊我卻想裝聾作啞,不說話。
2007的夏初,畢業快樂,盛世的記憶暫時到此為止,以寥寥數語,追憶這似水年華。
盛世之一、不停歇地離開與歸返
「因為知道有個台灣可以回來,旅行才會這麼美好。」-《交換日記》
【醞釀】
2004年八月,初次遠離從小長大的台北獨自南下新竹求學,很神奇地並沒有想像中的鄉愁,懷抱著的,只有對大學生活全新的期待與想望。猶記得新生報到那天,和第一次見面的同學兩個人拖著龐大的行李,佇立在傾盆大雨的台北車站等候客運,大雨浸濕了鞋子,潤澤了背包,卻澆不熄準備高飛的熱情;往新竹的客運上,兩個人和行李擠在充滿水氣的車廂裡,就這樣全身溼透、狼狽不堪地到達將駐足四年的清華。
那天的清華籠罩在雨幕間,下了車,拖著笨重的行李往裡走,映入眼簾的是大草坪搶眼的翠綠,鮮豔飽滿地好似就要溢出來。
而遇見這片翠綠的那天,是我第一次獨自遠行。
【出站】
隨著日升月落,逐漸習慣大學生活,對「家」的連結逐漸減弱,從每週返家的青澀大一,過度成長為兩三個禮拜才回家一次的大三,「在家吃飯」的機會成為屈指可數的難得,每每禮拜六晚上回家,過了一夜,隔天也許來不及和家人吃個午餐,就得匆匆趕回新竹。
兩三年間,我在2005年的冬季去了日本…日本行,是我了解何謂「睜開眼睛看世界」後,第一次出國。在那個離台灣飛行三小時的島國,我看到與台灣迥然不同的秩序,甫步出關西國際機場時,迎面撞到清新冷冽的空氣,從那時起,日本的潔淨與絕美就深印在我心裡。
短短七天的停留,卻將日本讓我驚艷的美全都刻在心底,回台灣後,足足思念了兩年,怎麼回味都不夠,總盤算著哪天計劃周全,再度踏上那充滿禪意與時尚流轉的極端國度,而下一次,希望是憑藉著自己出走。
也許,急於獨立,渴望在世界奔放跳躍的旅行因子,就從那時候開始萌芽。
【China】
即將升上大四的暑假,很幸運獲得到北京清華進行暑期研究的機會。第一次到大陸去,上飛機前的心情帶著期待與不安-對岸究竟是什麼樣子?從小到大接收過多少千奇百怪的訊息,這一次,終是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證明。
客居China的兩個月,和同團團員一起在與台灣截然不同的北京探險,繼而遊歷南京的炎夏、感受時髦繁華的上海、徜徉溫柔秀美的杭州,並拜訪了擁擠嘈雜卻迷人的香港。八月初,我又獨自去了號稱「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四川成都…這趟大陸行,是從小到大,第一次離開家、離開台灣這麼久,整個童年與年少,總是被父母小心呵護,這次在陌生的China,我自己看地圖、找機票、自己到機場搭機…真正一個人踏上旅途。
從成都獨自搭機返回北京,在起飛的剎那,直覺就是落淚想哭,除了帶有離別的愁緒外,也是一種興奮和激動,等了好久、好久才來臨的一個人旅行,等了好久、好久才等到「長大」的滋味。
在旅行的過程中,認識了不少朋友,有幾位現在還保持聯絡,但大部分的人在離開那片土地後,就隱沒在人海茫茫中;也許,在旅行的開始,就已經註定了別離;旅途中的每一次相聚,都得先準備好告別的絮語。八月中離開北京時,與幾個京裡認識的熟朋友告別…隔著小小的台灣海峽,下次聚首卻不知是何年,台灣之外,原來和他人的間隔是那麼遙遠,而我默默以為,那近兩個月的時光裡,我所學到最重要的課題便是「笑著說再見」。
【歸返-台北】
回到台灣,躁動的心迫不及待地想再次踏出家門。平日抓緊時間在台灣各處玩耍已經滿足不了對遠行的渴求,買了好多旅遊書,憑藉書中印刷精美的圖文,描繪親臨的想像;而香港和北京等「舊地」的書籍,翻看著,不小心又掉入2006年的夏日回憶。
大陸行後,某天要從台北「回」新竹時,突然發現自己非常不想離開家裡,看著當天的手札「其實我很想賴在家裡不走,就算只是沒什麼意義的睡覺也心甘情願,最近好想家,是因為終於真的要長大,開始知道什麼是『鄉愁』了嗎?也許是因為,我大四了,越來越愛在家裡,越來越知道,什麼是『長大』。」捫心自問,我是真的不想離開了嗎?
突然發現對家裡、對台北的不捨,而隨著回家的間距逐漸拉長,我驚覺自己對這個城市感到陌生,突然發現「台北怎麼離我這麼遙遠?」偶然到了西門町,絞盡腦汁卻總想不起上次是什麼時候…「盛世的記憶帶不走,棄城就自由。」李欣頻書寫著古老威尼斯的繁華與衰敗,我則聯想到前些天站在西門町六號出口時的茫然…生於此,長於斯,既熟悉又陌生的矛盾,有點感慨,卻又似乎明白:在新竹生活不可能毫無罣礙,每次回台北,就像是重回母親的懷抱;站在台北車站前等待299路公車回家,快節奏的步調與匆促的人群,跨越忠孝東路,KMALL招牌對赭紅色的台北車站閃爍著螢光藍,我知道-回家了;而這卻讓我重新思考:「為什麼如此渴望遠行與離開?」
這個矛盾困擾我好久,弄不清楚自己為什麼愛這片土地卻又想要離開?直到那句話偶然跳入眼簾:「因為知道有個台灣可以回來,旅行才會這麼美好。」好似當頭棒喝,我終於了解,想離開,不是因為與這裡沒有羈絆…而是心裡銘刻著對母親般土地的記憶,渴望往外追尋另一種新的境地。
慢慢感覺自己成了一只風箏,再怎麼高飛,都還有條線繫在這片故土,而另一端,緊緊牽繫在重要的人手裡,不論漂泊到何方,家的座標永遠有個方向。四年間,不斷在台北與新竹間流轉,從台灣各地的遊歷跨越海洋到日本、大陸,停留在大陸的兩個月裡,從香港、北京、四川、南京、上海一路到杭州,以及畢業後這個「最後暑假」的美國波士頓,不停地離開接著歸返,重複著流離聚散,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有個台灣,有個台北,有個家可以在疲倦時回來,而且,是堅定地永遠等待。
盛世之二、Blog的平凡浪漫
To be or not to be,莎翁的名言歷久彌新,我與自己的對話,從沒停止過。
【那年】
「6/9 blog update」深夜,送出剛寫好的網誌,習慣性地在MSN上改了個人訊息。一時興起點開blog「所有文章列表」的選項,滾動滑鼠,我的第一篇網誌寫/貼在2004.4.22…從最初的開始到現在,一晃眼已經三年多了。其實,一開始只是看到BBS上有個「轉貼到blog」的功能,就隨手嘗試把個人版的東西貼上,也沒有多想認真經營這個網誌,直到四個月後,那年淚水奔放與寂寞張狂的暑假,情緒累積飽滿到發痛,在渴望書寫與被看見的心情下,blog從此成為傾吐的出口。
【慣性】
隨著時間流轉,開始習慣這個介面,這個小小的天地:習慣在上面書寫-似乎只有這個介面可以引發出心中隱匿的一些什麼;習慣在上面看見好友的回應-那是一種安靜、悄悄地互相關心;習慣跟人討論我書寫的內容-大放厥詞後與朋友進行思想的激越;習慣每天上網便先點開網誌瞧瞧,甚至有些期待「是不是有人寫東西給我?」也習慣每天固定拜訪好友名單上的幾個網誌同好,因為,在傾盡自己之後,總是需要與友伴分享些什麼,在相互的閱讀與書寫中,更加貼近彼此…而很多事情,就這樣在日月交替中習慣了。
【情緒】
有時我會責怪自己,是否過於衝動不安?是否起伏的高峰低谷太多?自省之餘,總是一股腦將心中的鬱悶轉化成文字流瀉。
blog是個半公開的場域,原先擁抱的不安、難過等負面思緒,在書寫成文字時都已經被壓縮加密,然後就可以慢慢地,讓自己冷靜。前陣子阿夢因為某些原因,關閉了自己的網誌,沒隔幾天就對我說,找不到一個讓自己說話的地方,感覺很壓抑與不快樂,讓我想起,每逢情緒低落就想寫些什麼發洩的自己-我總是透過網誌在哭泣;快樂時,也讓blog把雀躍的心情帶向天際。
【herstory】
而今,我坐在2007年的夏初,回味著2005年的冬季。
Blog上的點點滴滴,隨意瀏覽才發現遍地都是回憶,好像是許多飽滿亮麗地彩色泡泡,不小心戳破馬上就會蹦出一道彩虹;敲敲打打讀讀寫寫,三年多來的旅途與軌跡,就都在這裡了。blog成為轉化的自傳體,用書寫與排列的格式,記錄了大學生活最精采的腳印,我從字裡行間中,找到與你和妳共構的記憶,有些東西,是口說無憑,四年來我最平凡的浪漫,大概就喃喃寄語在這片黑色基調的屏幕裡。
- Jun 20 Wed 2007 23:02
盛世的記憶-四年清華 (修改版)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