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這是我大二時STS不太成熟的小小報告XD 現在翻出來發現很有趣 反正受訪者都有incode,現在我身在資工,看起來倒是另有感觸:P 大家當有趣的事情看看吧,至於以前的受訪者,就當懷舊吧 哈哈。

一、 清大資訊工程學系的背景與學風

  清大資工系創建於民國66年,當時還只有研究所,主要目標是培養高級資訊人才和專業工程師,到了79年成立資訊工程學系,開始招收大學部學生。以受訪教授的角度來說,資工系主要的應用在「電腦軟體的改善,以及電腦普及後的技術面和應用面」,現在的資訊時代,產業界非常需要資工人才;也為了符合實際需求,教授認為,如果自己本身可以參與產業發展,指導學生時會比較瞭解問題所在,以免最後只有面對假設性問題。

  比較來說,受訪教授和資工系的歷史沿革資料中都認為:「清大資工重視個人發展和自由學風」然而,學生自己的感覺卻是自我創意不受重視,受訪者中四名大二、大三的同學都說:「在寫程式的過程中,就算加入再多自己的創意,把程式寫得很有趣、有自己的風格,但是助教和教授並不會注意,因為資工系重視的是結果,不是過程,再怎麼樣有創意的程式碼,跑出來的結果不符合要求,成績還是低。」由此可推知,就讀資工系的同學,大部份認為他們想創新的自我有一部分被課程、作業壓抑;對比系上的官方說法-「重視個人發展」和學生的創意和實際自我發展,是互相牴觸的,在這個過程,學生遭受的衝擊,卻在系統的課程規劃中被消弭於無形。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許許多多的一路走來,在各個領域中,有多少人最後獲得了注目,又有多少人在泥濘中犧牲?

偶然遇見孫大偉先生的演講,一直記得他的頑童形象,但卻也無法忘記他在創意廣告界的耀眼成就。

他說,有句話,他奉為圭臬,而這一路在廣告界中,他也始終遵循不悖,並以之自省:「全力以赴,莫忘初衷。」

莫忘初衷。

在全力以赴,拚命向前掙扎的時候,的確有時會忘記回頭看看自己;最近碰上以前的同學,總是愛開玩笑的說,回頭看,轉眼十年已經過去了。

國中高中時的我,還沒有資格與足夠的生命長度來慨歎,「已經十年了」。十年前的自己,對這段有限的生命,是抱持著甚麼樣的想像與熱情?而走了這麼遠,當初的理想,又剩下多少?還是已經在各種瑣碎的事情與磨合中,消失殆盡?

孫大偉先生說,做人最好是「外圓內方」,而這個方,還不能大到隨便一壓就頂到了那個圓。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第一個十五
  • 請輸入密碼: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第二個十五
  • 請輸入密碼:

眼睛腫腫

三個小時

真誇張

很容易受挫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對不起

今年

我沒來得及跟你說那聲

生日快樂。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某句俗語,出處在我腦袋裡不可考。


在經過沒日沒夜的五天之後,心裡的 悶 累積到一個境地。

而這些幾乎是絕望的憂鬱,卻在今天聽到一句不經意的話,某部分默默的轉化成,我不敢相信自己會產生的「憐憫」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