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晨,一星期所有繁瑣的開始,過大的記憶體負荷讓我懷疑電腦中了毒,於是拔了網路線開始掃毒。
不能上網的電腦可以做甚麼呢?無所謂的漫遊影片收藏,發現一部早該看完的電影《飲食男女》-當初找這部片,是為了一本書,《十年一覺電影夢》,我翻完這本書之後,把李安的所有電影全都蒐集來打算慢慢品嘗,這部片卻一擱就是兩三年,如今早已忘記李安在書裡怎麼陳述飲食男女;如今難得在早晨遇見,於是開了音響,一個人的 Monday,一個人重新發現李安。
《飲食男女》很日常,卻深刻的透進心裡,子曰:「食色性也」,李安這部電影,算是兩個元素都具備了。餐桌在這裡比較像場景,宅子裡所有的事情,全都圍繞著它發生。
片頭震撼於老朱(郎雄)做菜的大膽繁複手法-坦白說,我看到那堆砧板上的田雞時,微微傻眼,馬上憶起在北京的韓式餐廳裡,那狗肉火鍋;中國人真的無所不吃。看著看著,慢慢沉溺於老朱做菜時的熟練與自在,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他走出後院,到棚子裡挑選土雞時嘴角那抹微笑。
片子沒有字幕,有些對白其實聽不大懂,李安這部片的步調緩慢,片頭的幾分鐘,鏡頭分別帶到三個女人,三種不同的生活,但最後卻殊途同歸在宅子裡的圓桌-原來老朱大費周章的辦桌,僅只是和三個女兒的晚餐。
晚餐才開始,老朱與二女兒家倩(吳倩蓮)就起了爭執,家倩說自己買了房子要搬出去,隱隱約約嗅到傳統家庭危險的失衡;接著一通電話,老朱出門去了,原來他是圓山飯店的大主廚。回到那張大圓桌,我卻以為,生活裡日日海味山珍-那也代表著老朱傳統的期待吧,卻造成女兒無形的壓力,但轉念一想,或許單親的老父,只剩下引以為傲的烹調手法可以向逐漸走遠的女兒證明自己的價值。
片子慢慢的走著,演員們的人生也慢慢轉著,觀眾逐漸了解到三個女兒的日常生活,也了解父親身為廚師,味覺卻退化的悲哀;電影透出一種人生的無奈,或許更可說是百無聊賴。
李安在這部片中表現了許多衝突:看似最獨立自主的次女家倩,原以為是最先離開宅子的人,最後卻是唯一留下來,並傳承父親烹調手藝的女兒;三女家寧(王渝文)最乖巧溫馴,卻未婚懷孕,首先搬離這個家,接著像骨牌效應似的,傳統保守的大女兒家珍(楊貴媚)突然宣布婚訊,也馬上離開了。
我不能理解的是,她們怎麼能這樣說走就走,這麼輕易,開了口,當天馬上離開?或許李安要表達的是她們「已經等待很久」,終於等到離開家的這一天?
客串演出的歸亞蕾(梁母)與張艾嘉(梁錦榮),戲份不多,角色卻吃重,或許可說是扮演了整部戲最後高潮的要角;不知是我快轉,還是片中的確有意掩飾,老朱在片尾看似圓滿的團圓飯桌上突然宣佈,自己將與女兒朋友-錦榮共結連理,而非和他年紀相當的梁母時,我傻眼了。
突然間,片中老朱送午餐去國小給珊珊(梁錦榮女兒)的疼寵,讓我以為他把珊珊當成孫女兒的感受,都變調了-那竟是父女之情嗎?
而這種過度戲劇性的轉折,也讓歸亞蕾演活了-滿心以為老朱打算共同開始新生活的對象是自己,最後卻是自己女兒,歸亞蕾把梁母從含羞帶怯的期待(舉杯對老朱說:「新人、新生活、新氣象」),到老朱稱她一聲:「梁伯母」,發現真相後,怒極攻心的情緒轉折,詮釋的極佳,我完全不認為她只是一個「客串角色」而已。
以演員來說,回頭看這部老片挺有趣,楊貴媚、郎雄、吳倩蓮、王渝文、陳昭榮、張艾嘉、歸亞蕾....當時王渝文跟陳昭榮應該還沒出名,看得出演技的青澀,一開始念台詞有些生疏,後來卻挺好;其餘演員的演技卻無可挑剔,我最讚賞的是吳倩蓮,還有所謂「客串演出」的歸亞蕾與張艾嘉,這部片沒了她們,恐怕少了大半靈魂。
特別是家倩,在梁母倒下造成的混亂中,只有她還站在飯廳裡凝望著回首的父親,或許從這一幕就可以看出,她會是最後留下的女兒,在父親搬離大宅子,開始新生活後,她守著廚房,守著父親人生大半的回憶-最後我才了解,怎麼宅子裡到處都是家倩的照片(或是已過世的母親?),那是因為她最特別。
另外提一下《十年一覺電影夢》,真的挺喜歡這本書,把李安的電影之路陳述的清楚又不枯燥。喜歡李安的人不妨找來一讀。
【延伸閱讀】
再看《飲食男女》
飲食男女/一個「跟著感覺走」的年代
- Jul 14 Mon 2008 10:57
李安【飲食男女】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