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迷惘,心裡一直轉著各種句子,這些句子彼此之間有點矛盾,我想不透期間的邏輯也看不破彼此的真相或假象,不解,於是在心裡轉啊轉,放不下來卻又躲不開。

比方說:「從 Facebook 看起來,妳根本還沒準備好要當一個媽媽。」這句話延伸出來我有幾個想法:第一,我本來就沒有準備好當一個媽媽,但什麼是準備好了呢?記得懷孕時我對室友這樣講,他的回答是,妳的個性永遠都不會覺得有準備好的一天,只要事情來了,你自然就會準備好了。

而這是真的嗎?真的船到橋頭,就可以自然直嗎?如果會,我前幾天的低谷又是怎麼回事?

第二,我滿腦子想不透的是,要怎麼從我的 Facebook 上「看出來」我根本還沒準備好當一個媽媽?因為我貼了很多單身女生才有的吃喝玩樂照片嗎?還是我喜歡自稱「劉小姐」?如果是這樣,難道我要每一張照片都和小包子合照,都貼育兒用品,自稱媽咪,才是「看起來準備好當一個媽媽」嗎?

但在這個說法上,我又想到一句這幾天我想到次數最多的話:「幸福的人根本不會說出來。」這句話的脈絡是,我貼了許多照片,嘗試營造出的是一個「我很幸福」的泡泡,但事實上,知道我不好的人(就是我的親愛好朋友們),就是知道我不好,我貼再多漂亮美麗的照片,都只是空殼。

這話我同意一半,確實在某些脆弱不堪的時刻,我嘗試在生活裡找出美好的部份,嘗試用小確幸轉移注意力,支撐就要坍塌的自己。我在我的 Facebok 上確實「策展」出某種形象,但那並不是為了欺騙或偽裝,只不過是為了找到我還可以握住的幸福而已,而拍下的照片寫下的文字,都是真心實意在訴說著,即使偶有迂迴,也僅隔著一層自己才能揭露的紗。但確實是不該過度的自我揭露,因為知道我過得不好的人,好像就是知道,不見得需要透過 Facebook 求救才會看見我,過度的自我揭露只是徒留一些茶餘飯後的話題給六度分隔理論的外圍人口,而那不是療癒的方向。

對於 Facebook 確實有中毒症狀,除了喜歡跟大家在上面互動聊天之外,我還以 Facebook 作為自己的人生紀錄,那個 timeline review (On this day) 功能太方便了,很輕易的就可以看見自己的歲歲年年,如同過去我寫部落格,總是會特別注意「歷史上的今天」我還寫了什麼。因為記憶太多,而人太善忘,終究是必須倚靠外力才能留下自己的浮光掠影。

好懶惰哦,如果被愛,需求就會被記得,如果不被愛,需求就會被無視吧,或許是被其他更高優先順序的需求蓋住。

寫了半天還是沒得出什麼結論,我只是不懂,我怎麼看起來還沒準備好當一個媽媽?又要怎麼樣才叫做「準備好了」?我永遠無法想像,我活著的目的只為了養育一個小生命,那叫做準備好了嗎?說這句話的人,Facebook 上完全看不見她的小孩呀?

重建自己的過程好漫長,只能一片一片把碎裂的自己找回來,慢慢往內看,先重新跟自己當好朋友吧,凡事不再是「如果我這麼做,他人會怎麼想」,而是「我自己想不想這麼做」。親愛的妳,我們又要重頭來過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