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上的書,封面只有三個大字,和小小含蓄的作者名


最初是被封面的單純設計吸引,白底硬質的書封,簡單寫著
《竹科人》三個大字。這是一本很奇妙的書,一方面可以說是「竹科入門型錄」,另一個角度來看,卻也是一本採訪稿寫作的好教材。記得小時候,竹科對我的意義就是「太空計畫室」,那是一次營隊,我們去參觀了華衛一號的製作。事到如今,竹科的生活卻越來越放大,越來越鮮明,同儕口耳相傳間,竹科似乎就近在眼前。
 

與一般市面上的成功勵誌書籍不同,作者楊欣龍用流暢平淡的筆順,把外界眼中轟轟烈烈的竹科生活輕輕的勾勒出來。透過訪問與攝影,許多種身分、地位、背景的竹科人生動的躍然紙上。想翻這本書,是因為竹科與我身邊的人實在關係太密切-身邊有多少人,以後會進入那個曾經遙遠的新竹科學園區呢?

這本書溫柔淡雅,仿佛耳畔有個輕柔的男聲正在替自己讀本。作者竟然用如此溫柔的方式,把生硬的職位需求能力、背景以及現況躍然紙上,讀來竟然不覺俗氣;書中似乎出現不少清大交大的場景,看到時也湧現某種親切感。

對書中的「如果你要…」小單元覺得很有趣,這個小單元簡單的講述了該職位的必須技能以及背景知識,加上故事敘述性的人物側寫,竹科的各種職涯生活,如
RD工程師、HR、製程管理工程師等等的,除了職位敘述、人物側寫(竟然還有升遷指數)以外,還加上各個受訪者的個人特色,種種元素,讓看似嚴肅冰冷的職位故事,就這樣活靈活現的呈現在讀者眼前。

除此之外,這本書把一些約定俗成的公司規範也融近故事裡書寫出來,包括對「責任制」的解釋、所謂配股、國防役/研發替代役可能會遭遇的逆/順境等等,一一融入作者的文字裡。

我對其中講述「科管局建管組第一科技士」的章節印象特別深刻。這章的主角范先生,娓娓道來自己二十年來身在竹科所見證到的演變,他說:「當初進科管局時,竹科的進駐廠商還有只有兩家,一眨眼間園區裡的廠商多了四百多家。昔日的荒野高地,如今已成了台灣矽谷。」而這位范老先生講的一句話,非常適合這本書總結的一句話,也一直留在我心裡:「竹科人不就只是一群在竹科裡工作的人嗎?哪裡有甚麼不同?」


很有趣的一本書,對竹科有興趣、想進竹科、想學採訪寫作的人,也許可以翻翻她,想像一下台灣矽谷的模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