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讀錄】 (7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image.jpg 

莫名其妙被書名吸引,所以把這本書捧回家開始閱讀,又因為看不太懂作者要傳達的意念,只覺得充滿了步調緊湊的生活,因此,翻一半就擱置了好幾個月,再度拿起時,因為天氣讓人對工作舉棋不定,於是決定一口氣讀完,然後再想想自己心底的莫名其妙是什麼。

我想,就如書背的介紹:「這是一本關於寬恕、暴力與愛的書。」

主角艾麗斯,在公園裡被一陌生人持槍挾持,說要請她陪著一起死。艾麗斯急中生智對他朗讀詩集,看似舒緩了陌生人的情緒,於是他說:「現在,你可以離開了。」故事於焉展開,環繞著艾麗斯死裡逃生後的生活,從各個角度切入,以各種事情串起艾麗斯的整個人生。

我讀來,感覺主角大概不太微笑,多半是緊抿著嘴在街上快步走著,看似漫不經心,待人絕非友善卻鮮少拒絕,透過她的自述,彷彿我也正站在灰色的紐約,在覆蓋白雪的街頭踽踽前行。

讀著讀著就快要被四面八方湧來的貧困、挫折與失望淹沒了。直到第一百八十九頁。

第一百八十九頁,前述內容所積累的張力全都一口氣爆發出來,我終於明白艾麗斯面對一切不順遂或挑戰、變動的「漫不經心」,實則為「果決的面對」,她毫不猶豫的面對各種「敵人」,然後對它出拳,盡全力擊潰它,而非束手就擒,坐以待斃。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真是被這次的封面吸引了,才不小心的看了山本文緒的書。

從《藍,或另一種藍》開始,就不敢看她的書,知道自己易感,那怎還能閱讀深入心底又貼近現實的都會小說呢?

山本文緒的文風走筆總讓人懷疑,這作家是否有千百種姿態,能幻化成許多人,過許許多多不同的人生?在這本《31歲又怎樣》 裡,匯集了數十篇以「三十一歲女人」為主角或配角的小說,第一人稱的「我」多半就是三十一歲女性的角色,而書寫對象,又大多是庸庸碌碌生活在都會中,努力在男性為主的日本社會站穩腳跟的青壯年女性。

三十一歲,應該是「只有三十一歲」,還是「已經三十一歲了」?

假如人生只有六十年,三十一歲已經站在人生的分水嶺上了,現代人不若過往,總在工作上希望從一而終,「轉換跑道」已經是慣常的現象;書裡,有奉公司為本命的典型上班族女人,也有分居仍努力過日子的粉領族女強人,甚至也看到所謂「啃老族」這一名詞的出現。

從頭翻到尾,和「三十一歲女人」還有段距離的我不禁自憐自艾起來。怎麼山本手下的三十一歲女人,雖是誠實地替自己活著,卻不怎麼叫人歡欣鼓舞、充滿希望呢?反倒有種「提早面對現實」的心驚。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點網址可看劉黎兒的序

日本文學總是輕輕淡淡,像是夏日午後,搭配著米白色窗簾與綠色水耕植物,在飯廳裡曬著暖陽的原木家具般,恬靜優雅。

翻完整本書,我想起有人問著:「對於一個想要說謊的人來說,該說謊言還是實話,才是誠實的呢?」本來,想不出好答案,直到書末,女主角瑠璃子對情人說:「你知道為什麼不(對你)說謊嗎?人只對想要守護的人或是打算守護的人說謊。」

看到這裡,我才恍然大悟,想通了一段半年多還看不懂的文字:「人總是說著最大限度的謊言,卻也是最真實的實話。」原來那不是說謊,而是連自己都希望成真的「實話」。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蔡依林努力與賣命得來的「地才」稱號與美麗神話、星光幫濃縮出台灣新世代的美感潮流,Sex and the City裡充滿機智與典故的對白...這些都是陳建志書寫的對象。

我讀了作者自序才知道,蔡依林「地才」這個稱號,並不是唱片公司宣傳的巧思,而是陳建志在〈美麗神話蔡依林〉中所定義、創造的一個詞。這詞如今已被廣泛應用,也成為蔡依林自己的代稱。

(我想,作者在自序中寫道「這詞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變成了蔡依林一張影音DVD的名稱。」這段話,想必也是對媒體抄襲與侵權的無奈控訴吧。)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本書,大一的時候拿給我,我會嫌無聊看不下去;碩一時拿給我,我可能會覺得太硬,先擺在一旁;在碩二的時候出現,翻了翻越看越有趣,開始有相見恨晚的感覺,不禁悔恨自己怎麼不在大學時期遇見這本書?(但大學時期遇見只是白白浪費此書珍貴)。

朱敬一院士應聯經出版社的邀請,寫了這本《給青年知識追求者的信》,對象主要是尚未真正進入學術圈的青年知識追求者-廣義來說,指涉的是大學生。但撇開理解能力不看,我卻覺得學生應當在高中的時候就接觸此書,更甚者,應當讓每一位「教育者」都可以看一看,才能從「知識追求」的根基處對青年知識者著手栽培孕育。

朱敬一在作者序中寫到:「年輕學子在出入社會之際,總是徬徨無助的…而自己進入經濟學這個領域,確實是『因誤解而結合』。」這話由一位中研院院士口中說出,真的非常有趣。而此「知識探索」相關的入門書,主要討論介於科學與人文學科中的社會科學,「既需要對現實和想像的人生做出深切關懷,也需要對理性抽象思維,乃至數據實驗,有所訓練。」簡直是個「腳踏兩條船」的學術領域,橫跨兩種迥異的研究面向,但換言之,社會科學也是最海納百川,容許學者思想遍地開花的學門。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常寫一些小小的讀書心得,但事實上,看過的書數量遠大於寫出來的心得,於是弄了一個網路上風行的aNobii小書櫃,不過現階段沒有多餘力氣去經營內部的評語,僅僅是用顆星的方式來簡單評分囉,紀錄一下。



無名太不友善,鎖了很多javascript語法,只好用圖片加上連結,大家多多包涵。但這樣連結也不能隨機更新…也沒辦法了。不過,看著這個櫃子,還真的有莫名的成就感耶,哈。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兩本小書都是逛誠品時看到的,翻翻覺得很有趣實用,書裡用一半漫畫一半文字敘述的方式(可點選連結進入博客來網站試閱),介紹色彩的學問與應用,不管是佈置自己房間,或用作平時穿著打扮的參考都挺有趣。

第二本還沒看,先隨意舉幾個第一本的有趣例子(其實是自己想做筆記):

1. 減肥菜單裡應用紫色食材,有抑制食慾的效果,而紅、黃、綠等「食慾色」,則可引發食慾,另外「黑色的器皿」可以引發甜味,而路上居酒屋的紅燈籠,可以刺激副交感神經,振奮腸胃功能。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看完這本書有一陣子了,情節確實引人入勝,而我因某些因素看得更快。但閱畢這麼久,心裡總有個疑問浮上來:「A一袋,那個被調換的孩子,現在的妖精,他知道事實之後,怎麼能不恨呢?」

或許是我沒讀通這本書,這個疑問才會一直卡在心頭。

如果單看書背的介紹,或許會以為這是單向的「加害人與被害人」關係,但整本讀完才瞭解,根本沒有所謂的贏家,在調換兒的世界裡,有的,只是被剝奪、遺忘的過去,還有經過漫長等待才終於到來的「新生」。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文華的書我每本都拜讀,這本倒是我看過最折磨,也最沒什麼隱喻起伏的書了。

一開始過多的對話,形構出我的不耐煩,一個多小時的閱讀時間,差一點點失去耐性,卻又被完成的頁數所吸引。說不定我只是胡亂怪罪對話繁複,事實上,卻被書裡的沈重氣氛給壓到喘不過氣。

一開始,我還以為女主角是Amy。讓我特地去把蔡健雅的〈記念〉翻出來當配樂聽了。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人生就像是一場樂透遊戲,
有些人抽到聰明,有些人抽到美麗;
有些人中了癌症,有些人則中了車禍或墜機。


每當樂透累積到高額獎金時,大家都風風火火地投注,希望自己可以成為萬中選一的幸運兒,從此擺脫為五斗米折腰的平凡人生,飛上枝頭變鳳凰。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看過作者小川洋子的另一本書《博士熱愛的算式》,當時看完沒紀錄些什麼,因為我對數學實在是敬而遠之。第二次閱讀小川洋子的小說,稍微抓住她寫作中的幾個元素-數學、精神世界與,淡漠。

和上本我閱讀的書不同,這本《凍結的香氣》巧妙運用了懸疑、巧合和蒙太奇式的跳躍手法,緩緩拼湊出一幅「成長的真相」。閱讀過程中,有時被突然出現的場景所困惑,作者也不解釋,僅僅用敘述與文字告訴讀者:「故事正在繼續。」我只能用不停地閱讀超越自己積累出的疑問與不解,就讀下去吧,而一團團迷霧,也在摸索前進中撥雲見日。

自岩縫滴落的水滴。洞窟裡的潮濕空氣。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人越長越大,越覺得「待人處事」的技巧很重要,小時候劉墉那套火紅的《我不是教你詐》,翻翻看看總覺得裡面的人一肚子壞水,乾脆不看了,現在翻了這本書,卻興起重看的念頭。

或許,現實社會就是這模樣吧。劉墉說:「我不是教你詐,是教你『防詐』。」

這本書跟詐騙集團沒什麼關係,也不是專門教人防禦詐騙集團的。這本書講的,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許許多多待人接物的小技巧,還有一些圓融、不傷和氣的說話方式。我邊看邊反省自己自己平日的作為談吐,想想大概無形中得罪了不少人...言者無意,聽者有心,寧可開口前自己多思考一下,也不要話講出去後,覆水難收。

這書裡有些收錄的小文章,我不知在哪已經看過了,可能是報紙專欄或劉墉自己出過的書吧。維持他一貫的風格,用「他自己」生活中的許多小故事來講述一些道理-這點和其他作家就不同,許多作家是擁有「很多很多的朋友」,劉墉幾乎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串連、講述這些故事,讀起來像是在聽他說話,感受跟平時的第三人稱不大一樣。

有時間的話可以翻翻,當成人生的一本小小工具書,這些講話技巧或許讀完之後就忘了,但或許某天,這些小技巧會在你的應對進退中立下一些功勞。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平時不大寫這種兩性書籍的文章,也因為前次看某位兩性作家的暢銷書過度失望,讓我在這本書出版好一陣子後還不打算翻閱。直到偶然在奈奈網誌上看到一篇〈疼女人的藝術〉,才發現「耶,這本書好像不只是風花雪月那麼簡單。」

於是乎,尋來翻閱,驚為天人。

說實話,書中講述的也不全都讓我感動,但奈奈過去的專職,就是善於分析的諮商心理師,這份貼近人心的職業,加之以奈奈溫柔幽默的文筆,讓這本書在她和小男友放出的閃光之外,有許多值得借鏡、深思的人生哲理。在書裡看不到長篇大論的理論講述,有的是一個個溫馨感人的小故事,而這些故事時常發生在你我周遭,應該說,奈奈從堅實的理論背景出發,簡單走筆成這本淺顯易懂,老少咸宜的小書;說是小書,卻又不只是小書,從那篇〈疼女人的藝術〉裡,我恍然大悟到與家人相處的方式與錯誤(按:私改名為吵架的藝術,參閱〈學著體貼,學著諒解?〉),從她與小男友扶持相處十年多的堅定與努力,學到更多情人間的真情與體貼。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本書,在誠品拿起隨手翻翻,一開始不太有興趣,應該說,標題一整個驚悚,覺得這標題讀法至少有兩種,其中一種怎麼讀怎麼怪。後來恰巧翻到黃恆正的故事,一看就欲罷不能,把那一宴的故事從頭到尾看完了,閱畢,自個兒黯然辛酸了好一陣。

主廚黃照美的名字,之前在簡媜其餘的書裡曾看到過,知道是個廚藝高手。這次簡媜號召這些相交數十年的老饕朋友們,將食物與記憶相連,搭配黃姐出神入化的精湛廚藝,「一桌珍饈,換一個故事」擺出八十幾道記憶中的美味佳餚,也牽連出八段至親好友都不見得曾聽聞的血淚故事。

事實上,我最初認為,這只是一本藉著美食噱頭,將他們幾位密友的故事慢慢寫出來的小書罷了,旁人說不定起不了什麼共鳴。但讀了黃恆正的故事後,引起我對這本書的興趣,得空入手,便速速翻完了。書中主角,有幾位已經往生,我對菊妹-照美的母親,還有黃恆正的故事印象特別深刻,不因為她是八大宴裡第一宴的主角,而是為了她坎坷、癡情、堅毅與寬容的人生;上個世紀,是一個現今安逸生活的我們難以想像的年代,還有著戰亂與變動。那時候的人們為了勞力以及貧乏的避孕知識而多產,往往一家子有七八個小孩也不稀奇,即使是個千金大小姐,嫁不好,也可能獨自一人挑起撫養眾多嗷嗷待哺子女的重擔。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久沒看這種硬底子的中國文體。早忘記怎得知這本書了,想起約略是哪個部落格書寫著文評,就這麼碰巧給我瞧見;然後在校內天高地遠的人社圖書館預約到,一翻,就怎麼也捨不下了。

讀得時候不如點著官網的配樂播放著聽,細想,我也很久不曾體會胡琴這種柔美淒楚的悠遠了。

這〈趙寧靜的傳奇〉分成三部:〈妾住長城外〉、〈停車暫借問〉、〈卻遺枕函淚〉,一部串連一部,將女主角趙寧靜從年方十八的青春爛漫,一路牽著走著,越過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北大荒,走過歌舞昇平的上海,來到了近世巷弄中寫實又略帶蒼涼香港。而吉田千重、林爽然和熊應生這三個男人,也正不偏不倚地佔據了這三段歲月。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最近鑽進paper海裡泅泳,immersion狀態成功的腦袋裡裝的都是怎樣才能順利畢業、怎樣才能投稿成功,隨手翻翻過去有人大力推薦的工具書,一翻之下倒是欲罷不能,深感相見恨晚。詢問學弟妹卻沒人聽過這本書,故推薦給大家,免成未來的遺珠之憾。

畢恆達教授的《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在學術界出版已經邁入第四年,這本書適合閱讀的時間很廣,從「預研生」的身分到「論文撰寫」的過程都值得閱讀,但我的建議是從對學術界有興趣的初始便可以開始閱讀,越早開始建立想法,就是替自己多舖平一段研究的路途。主要針對是社科研究的領域,雖然理工方面可能不太適宜(很多理工科的研究論文撰寫都是師徒制的傳承或技術研發,跟社科相比較少建立完整嚴謹的架構),但閱讀之餘也可幫助自己增進學術研究的思考理路。

內容其實就是順完整個論文架構,從研究主題的選定、文獻回顧蒐集閱讀與整理、研究方法到結果分析,畢恆達教授融會數十年學術生涯思考與口試經驗積累,替「研究初學者」整理出這本建言。順著書本的脈絡讀下去,可以釐清、了解自己平時在做的事情(老師要求讀paper、找題目)究竟是怎麼回事,應該怎麼進行可以比較順遂適宜。以我自己的閱讀經驗,算是把腦袋裡的一方方的小池子串連起來,變成比較會唱歌的小溪。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並不只是一本科幻想像的小說,即使它的插圖很酷又吻合內容,寫作方式幽默風趣,但在在切中真實生活中機器人的研究核心,用淺顯易懂的文字簡介當前的機器人研究,最重要的是:「作者,是認真的!」

邊讀著這本書自己邊發毛,因為所處環境以及修讀科幻概論時建基的一些科技發展認知基礎,我知道書中所呈現的「知識」是真實存在的,而書中所做的「預測」,發生機率高達99%-機器人有一天將會取代人類,成為世界上的存活/統治者,而人類很有可能落入「殲滅目標」的角色-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罷了。

才一開始閱讀,就馬上想到經典科幻小說《異形終結》中的劇情以及,那令人不寒而慄的結局。讀到模組機器人的部分,則立刻想起講述即時分解、重組,假冒人類的奈米機器人巨作-《奈米獵殺》;應該說,在閱讀這本《機器人咬人》的過程中,腦袋瓜中會不斷閃過各種cyberpuck科幻災難片的畫面,「魔鬼終結者」、「駭客任務」、「關鍵報告」、「機械公敵」還有「惡靈古堡」...根本是族繁不及被載。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青山七穗,一個陌生的名字,也是第一百三十六屆芥川賞的得主。

很久不讀日本翻譯小說,但其實喜歡其中輕輕緩緩,節奏溫柔的敘事風格;日本文學的寫作步調或許嶄露了他們的民族性,不論情節如何,文字總是和諧地與劇情並進著,讓讀者不受激越的情緒起伏影響;即使是以神鬼玄怪為賣點的夢枕貘《陰陽師》系列,讀來也總陶醉在博雅和晴明充滿抑揚頓挫的優雅對話中,甚或以為自己聽到了三昧線的弦音。

讀著這本小說,會慢慢感受到一種寧靜悠遠的寂寞。其實在這本書裡人物的姓名並不怎麼重要,快速瀏覽後,擱下書的幾天裡,我對人物姓名已不復記憶,卻對他們各自的生活與整本書瀰漫的某種「看似不知所措的茫然,深入思量後,卻又像是毫不在乎的雲淡風輕」印象深刻。或許書中人物,他們並不真正在意對方,卻也都真正的在意著對方吧。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因為自己偶爾也愛喝星巴克這個小小的奢侈品,便對這本書特別注意了,本來以為是個置入性行銷的勵志書籍,一讀之下出乎意料之外覺得有趣。

書籍主軸其實很normal,作者以五六十歲的高齡被辛勤付出二十五年的知名廣告公司裁員,面臨創業失敗、幾乎破產的人生低谷時,一位星巴克的店經理-非裔黑人女性,給了他-一位白種高齡男性工作機會。

書裡有趣精彩的地方,不僅僅是作者的心境轉折,由於Michael Gates Gill的父親是New Yorker作家Brendan Gill,母親也出身上流階層家庭,雄厚的背景使他有機會參與美國上流社會的活動,並會見許多名人;因為他有這種「高高在上、一帆風順」的經驗,從金字塔頂端墜落也跌的特別的重。書裡穿插描述了作者的「星巴克現實生活」以及「奢華美好的過去記憶」,兩相對比,現實生活的刺痛更為鮮明。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也太寶愛了點,我說的是草莓寫的書之於我心。

 

我不是好女生》是她的第二本書(第一本是黑色小說,依著對草莓文風的理解,小女子不太敢看),但不是我第一次認識草莓圖騰這個筆耕者。

第一次認識她,是從阿孟有天丟給我的網址中認識的,那時候的草莓圖騰想應該還沒出書,寫作著部落格-
女主人的沙龍,只記得印象很深地,茫茫網海中,竟有如此擲地有聲的文筆,寫作兩性感情的作者何其多,卻不曾看見哪個剖析地如此精闢,她獨立自主的風格及對人生的洞悉,想來應該替不少為情所困的女孩男孩點了一盞明燈;見解獨到外,從不露面的草莓圖騰應當對中國古典文學有極深刻的積累(從她寫作童年的文章中可窺知一二),文章引經據典,閱讀時猶如腦袋進補,和時下架上的兩性輕文學有著明顯的區隔,一魚數吃,真難能可貴。

m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